時 間

2018.11.02   10:30-12:30

地 點

中央美術學院·多功能廳

主題演講嘉賓介紹

西蒙·伊里奇·米哈伊洛夫斯基

列賓美術學院院長

藝術史專家。1984年畢業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1989年獲得俄羅斯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博士學位。1989年開始任教於列賓美術學院藝術史論之現代建築課程,在瑞士斯德哥爾摩皇家美術學院、美國邁阿密海灘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意大利威尼斯雙年展等地,曾組織、策劃過多次美術展覽。從2006年到2009年12月起,西蒙擔任列賓美術學院副院長,從事對外交流活動。從2008年4月到2010年3月,開始主持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工作,2010年3月正式被任命爲俄羅斯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院長。

許  江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教授,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油畫學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他的作品曾應邀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聖保羅國際藝術雙年展”等國際大展,並榮獲第二屆北京雙年展佳作獎、“魯迅藝術獎”等重要獎項。作爲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推動者,許江倡導創建了上海雙年展、杭州中國畫雙年展、中國油畫雙年展等中國最重要的國際學術展事;組織策劃了 “地之緣:當代藝術的遷徙與亞洲地緣政治”等多項重大展覽和藝術活動。先後出版個人畫冊《遠望·許江的繪畫》等十餘種。出版學術文集《一米的守望》、《視覺那城》、《本土的拆解與重構》、《大學的望境》、《遠望者日記》、《葵園手札》等,主編學術書籍150餘種。

雷姆·庫哈斯

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實踐專業教授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的創始人,荷蘭建築師,哈佛大學教授。參與項目包括法國里爾市總體規劃、美國洛杉磯環球影城總部規劃、中央電視臺新大樓的設計等。其設計作品曾獲得多種獎項,包括全球建築界的最高獎——普利茲克獎,並出版《癲狂的紐約——一部曼哈頓的回溯性宣言》和《小、中、大、超大》等經典建築理論讀物。2014年擔任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的總監。目前庫哈斯與其研究智囊團AMO正致力於全球範圍內的鄉村領域的研究。

納仁·巴菲爾

皇家藝術學院副院長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副校長兼教務長。他在英國高等教育中擔任過許多高級領導職務,爲戰略發展、支持、領導和評估研究、知識交流、創新和研究生研究做出了貢獻,並在國內和國際上教授藝術和人文學科課程。自2011年以來,他一直在皇家藝術學院工作,並在研究生課程、學生入學率、研究強度和質量、行業夥伴關係、行政教育以及國際化等方面發揮了領導作用。在國際上,巴菲爾教授被任命爲歐洲藝術研究聯盟評估高等藝術教育機構的工作組(2018)成員,並擔任中國、香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研究的顧問和評審員。與中國、日本、新加坡和美國的大學建立了國際合作夥伴關係協定。

莫森·穆斯塔法維

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院長

建築師和教育家,現任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院長以及亞歷山大和維多利亞·威利設計教授,曾擔任康奈爾大學建築、藝術和規劃學院、英國倫敦建築聯盟學院(AA)等多所著名院校的院系領導,在建築、景觀設計教育界聲名卓著。莫森·穆斯塔法維目前還是諸多國際建築和城市項目的顧問,效力於阿迦汗建築獎指導委員會、拉法基豪瑞可持續建築大獎賽北美區評委會,並曾任倫敦發展署和RIBA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金獎評委會成員。同時,他的著作與理論在業界廣受關注與好評,如《表面建築》(2002)、《景觀都市主義 》(2004)、《生態都市主義》(2010) 等。

詹姆斯·艾爾金斯

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史系教授

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美術史論與批評系主任、愛爾蘭科克大學學院美術史系主任。著有《繪畫與眼淚》、《視覺素養》、《圖像的領域》、《視覺研究:一種懷疑性的導論》、《身體的圖像:痛苦與變形》、《對象的反視:論看的本質》、《藝術是教不出來的》、《視覺品味——如何用你的眼睛》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