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本上看,未来十年,油气开采行业依旧有利可图。

石油行业究竟需要多高的油价,广大石油企业才能普遍盈利?近日,一份相关的研究数据出炉了。

◆◆◆

44美元/桶

根据著名咨询机构IHSMarkit的估计,在2018年,全球范围内新增石油项目平均全周期盈亏平衡成本为44美元/桶。

这一数字比2017年的42美元/桶略有上升,但是较2014年的57美元/桶比,下降了近20%之多。而在2014年,这一临界值曾达到90美元/桶。

可以看出来,近两年全球石油的开采成本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在目前的油价水平下,2018年新增加的石油项目,大部分都有望实现可观的盈利。

在过去四年时间中,受到油价暴跌的影响,石油生产商已将勘探开发重心转向低成本油田,在公司管理方面积极降本增效,实现了石油生产成本的降低。

纵览全球,尤其是备受关注的美国页岩油,生产成本更是持续下降。

著名数据公司GlobalData,在2018年7月发布了一份报告,其调查的在美国二叠纪盆地作业的26家主要石油公司,其油井的盈亏平衡在21~48美元/桶之间。

美国二叠纪盆地主要石油公司油井的盈亏平衡(图片来自GlobalData)

并且从上图可以看出来,大部分公司都实现了将盈亏平衡降到35美元/桶以下。埃克森美孚、雪佛龙、EGO等公司,甚至将水平段长度7560~10500英尺(2304~3200米)深井的盈亏平衡降到了26美元/桶以下。

GlobalData指出,提高水平井长度、采用更复杂的完井设计,帮助这些石油公司实现了石油的增产,降低了开采成本。

◆◆◆

中国,高于60美元/桶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全球范围内新增石油项目平均全周期盈亏平衡成本大幅下降。但根据IHSMarkit的估计,中国、加大拿两国新增项目的平均盈亏成本,高于60美元/桶。

在2018年上半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70.65美元/桶左右。同这一数字比较可看出,中国国内新增石油项目依旧面临挑战。

以中国国内石油的上产、增产总体承压。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原油产量9409.2万吨,同比下降2.0%。

出于战略需要,中国国内石油生产在未来主要实施稳产战略。介于新增项目的成本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大力推进老油田的稳产。

中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商中石油,近日就特别召开了老油田稳产工作会议,并指出老油田具备实现亿吨稳产的基础。而老油田稳产,将围绕“控制递减率”“提高采收率”两条主线。

不过就现阶段来看,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当前总体处于盈利状态。在2018年上半年,中国上游油气产业实现利润377.4亿元,同比增长了325.5%。

◆◆◆

石油天然气行业有利可图

全球新增石油项目的盈亏平衡,是否能够持续维持在现有水平呢?

IHSMarkit指出,未来几年,石油开采成本不会有过快增长,预计主要油气区块的成本仅增长2%~5%。

有两方面因素,将抑制石油开采成本的过快增长:通货紧缩、效率提高。

通货紧缩:即钻机日费、原材料及油服供需等费用的下降,而目前有60%的成本下降来源于此。业内人士分析,目前石油服务行业仍然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预计到2020年,不太可能恢复到大跌前的水平。这一状况可能会持续到2025年。提高效率:即改善管理、作业过程带来的成本下降,例如缩短钻完井时间、引入数字技术、标准化设备等。

油气开采成本得到控制,使得未来十年,投资油气开采行业依旧有回报。

实际上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刚刚发布的《全球能源投资2018》,从2017年起,全球油气上游投资已经开始反弹回暖。

2017 年石油和天然气上游投资增长了4%,达到4500亿美元,预计2018年将增长5%,至4720亿美元(名义价格)。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