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先生是新加坡開國元首,他爲新加坡的獨立與崛起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被譽爲“國父”。他也是亞洲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撒切爾夫人閱讀過他所有的演講,並宣稱他從沒有錯過;理查德·尼克松總統形容他是“一流的世界級政治家”;習近平主席更稱其爲“中新關係的奠基人、開拓者、推動者”。

  《李光耀觀天下》一書可看作這位睿智老者的“政治遺言”,同時也包含了他近百年的人生見解。終其一生密切地參與國際事務,李光耀政治經驗豐富、洞察力敏銳,他對今天世界的形勢和二十年後世界可能展現的面貌獨具看法。在橫跨美國、中國、亞洲和歐洲的廣博敘述中,他剖析這些國家的社會,探究其人民的心理,並超然而精準地提出了有關這些國家未來的結論。譬如說,日本將走向平庸,美國正陷入困境但優勢仍在,歐洲無法避免的式微與衰退,等等。

  

  1985年10月8日,李光耀和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

  

  1978年11月12日,李光耀和中國最高領導人鄧小平

  

  “無論世界怎麼樣,新加坡都得接受,因爲它實在小得無法改變世界。”

  

  對於新加坡,他一向有着清醒的認知與策略。新加坡是個資源非常欠缺的小島,剛成立時人口只有200萬左右,而今天,它發展成擁有550多萬人口的活躍經濟體,“繁榮昌盛、貨源充足,人人感到平等”。這與李光耀的戰略定位與鐵腕政策不無關係。“我們可以嘗試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間,在本區域的‘巨樹’之間穿梭”(他把大國稱爲“巨樹”),因而新加坡同時接待美國與中國,儘可能與其他國家建立聯繫,“要麼走向世界,要麼把自己孤立起來”,“假如我們不與世界經濟接軌,我們的經濟就會萎縮”。李先生總是擅長於把話說透。

  

  1989年10月10日,李光耀在總統府設國宴款待訪問新加坡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中)。右爲黃金輝總統。

  

  “自律給我自由。”

  

  李光耀一生踐行着這句話。他的日常生活很有規律:起牀,回覆郵件,讀報,做運動,之後用午餐,去總統府的辦公室上班。他有時會在下午或傍晚安排記者採訪,再花一兩個小時學習華文。89歲時接受採訪,李先生尚可以端坐着,走路也不需靠柺杖,回答各國記者採訪時,他思維敏捷、對答如流。他曾喜歡打高爾夫,後來改成跑步和游泳,年近九十仍然每天使用跑步機三次。在書中的68幅彩插裏,李先生的形象都不失帥氣。

  

  1965年5月,李光耀和妻子柯玉芝及三個孩子顯揚(左起)、顯龍和瑋玲在歐思禮路住家的陽臺上休息,瑋玲正逗玩着家裏的拉布拉多犬尼基。

  當李光耀盡力走完其一生,併爲一個國家建立起引以爲傲的政治體制後,他這樣講:

  

  我有二十多歲的孫子,他們不會問我什麼是美好人生,他們自己清楚什麼纔是美好人生;他們所處的世界、所接觸的人變得不一樣了,不同年代的人對人生應該怎麼過也會有不同的要求……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會影響他們的是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同代人的所作所爲。

  

  關於政治與人生,這本書展現了10餘萬讀者關注的一種選擇。

  

  往期直播資源中的

  《李光耀觀天下》,

  聽編輯傾情講書。

  請將進度條拖至31:00-37:00!

  這本書絕不是枯燥的地緣政治論述

  也不是全球事務迂迴曲折發展的專題報告。

  李光耀在書中表達的坦率

  往往令人驚訝的觀點,

  使本書成爲一本新鮮生動引人入勝的讀物;

  也探討了他長久以來最關切的新加坡的未來,

  並讓讀者一窺他的私人生活和他對死亡的觀點

  他接受《海峽時報》訪談的問答錄,

  本文發表於《南風窗》2018年第18期

  http://www.nfcmag.com/article/8306.html

  本期製作丨前進 茶姊

  李光耀觀天下(收藏版)

  

  [新加坡]李光耀 著

  張盈盈 董鄭芳 責編

  2018年2月出版

  78.00元(精裝)

  ISBN 9787301285145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