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這類明知必敗卻血戰到底的壯烈時刻,中國曆代戰爭史上都有很多。但比起那些耳熟能詳的忠勇英雄來,這次要說的,卻是一場至今知名度極低的血戰:明清松錦大戰尾聲階段,一場鮮爲人知的浴血抵抗——塔山保衛戰。

在崇禎晚期,明清雙方那場投入數十萬大軍,幾乎賭上國運的松錦會戰裏。原本佔盡優勢的明軍,由於崇禎皇帝的瞎指揮大敗虧輸。打到崇禎十五年(1642)年初時,已經是全線崩潰。

是年二月十八日,明軍薊遼總督洪承疇鎮守的松山淪陷,洪承疇被俘後投降。三月八日,鎮守錦州的祖大壽獻城投降。接下來的史料記錄裏,就是清軍酣暢淋漓掃蕩明朝殘軍的場面,但一場慘烈的大戰,卻也被刻意忽略:塔山保衛戰。

塔山,原是明王朝在遼西走廊上的戰略要地,可當時松山錦州全數淪陷,塔山也好似汪洋中的一條孤舟,陷入清軍的兇猛攻勢裏。駐守塔山的明軍將領終翰邦將軍得知錦州投降後,悲憤向塔山軍民表決心:“吾士卒死傷殆盡,而糧食且匱,吾等知朝亡矣。吾義不生而辱,必先自刎!”一番慷慨宣言,卻換得全城軍民淚如雨下:何必要先自刎?我們全城一心,死,也要和清軍拼到底!

於是,在又經過了一個月的浴血抵抗後,是年四月九日,悲壯的一幕上演了:彈盡糧絕的塔山守軍,假裝向清軍詐降。喜滋滋的清軍開進塔山城後,卻猛然聽到驚天巨響——終翰邦將軍與全體軍民們,把僅剩的火藥埋入城內的房屋裏,然後毅然點燃了滿城烈火,劇烈的爆炸響徹塔山小城。

比起狼狽投降的洪承疇們,後來連呼“水太涼”的錢謙益侯朝宗們。這些不屈不撓的守軍邊民們,卻以這同歸於盡的方式,履行了對大明朝的忠誠。

然而,此戰過後,清朝相關的史料,卻有意抹去了這一戰的過程。血戰到底的終翰邦將軍,非但沒有被載入《明史》,其姓名也只能在《清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裏纔可查到。

但是清軍中那些親歷此戰的朝鮮官員們,卻真實記載下了這一幕。甚至在之後的清代三個世紀時間裏,許多來華出使的朝鮮官員,也動用一切辦法,詳細查訪這場浴血阻擊戰的點點滴滴。並詳細整理成詩歌文字。塔山戰役的將士們,這些在清代幾乎被遺忘的漢子,卻是鄰國朝鮮,從此傳唱數百年的中華英雄。

還是用朝鮮史料《塔山堡歌》序言裏的一句話,來表達對他們戰鬥精神的敬意吧:自古忠臣烈士嬰城而死者非一,而安有至死出奇,殺身鏖敵,功謀之壯如塔山者乎?

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歷經多少苦難而不倒。正因爲,最絕望的年代裏,也有如塔山血戰一般,至死不會放棄的英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