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堅守救援一線的墜江公交車遇難者家屬:用堅強爲父親送行

中新網重慶11月2日電 題:堅守救援一線的墜江公交車遇難者家屬:用堅強爲父親送行

中新網記者 鍾旖

在重慶公交車墜江事故中,43歲的重慶萬州藍天救援隊副隊長周小波是遇難者家屬之一。經過86小時緊張救援,墜江公交車在31日晚23時28分被打撈出水,他終於在1日上午見到父親最後一面。“爸走得很安詳,身體沒有過多傷痕。讓我感到欣慰。”周小波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他將勇敢面對,向前看,銘記父親留下的快樂回憶。

28日10時08分,萬州22路公交車在行駛至萬州長江二橋時,突然穿過中心實線,撞上對向正常行駛的小轎車後,越過路沿,撞斷護欄墜入江中。得知消息後,正在開會的周小波趕回家換上隊服,奔赴救援一線。與此同時,父親與家人失去了聯繫。周小波記得,兩人分別的清晨,他將父親順路捎到當地公園附近,父親說:“你開車注意安全。聽說菊花開得美,我去看看菊花展。”

“預感不妙”的周小波在救援現場持續撥打父親電話,從“暫時無法接通”到“已關機”,周小波的心漸漸下沉。緊鑼密鼓的救援仍在繼續,已參與過六七十次救援活動的周小波收斂起不安,與同伴一道,開着衝鋒舟搜尋江面倖存者、用聲吶和水下機器人試圖確定公交車位置。連續三晚夜深人靜時,他站在長江邊張望,“僥倖地希望有奇蹟發生”。

76歲的父親周大觀真的走了。從殯儀館出來,周小波剋制多日的情緒突然泄了閘口,面對網絡鏡頭,他失聲痛哭:“兒子盡孝還沒盡到。爸,一路走好,兒子會永遠堅強。”

圖爲重慶萬州藍天救援隊副隊長周小波接受 中新網記者採訪。 張穎綠蕎 攝

“救援期間,我一直忍住沒有掉淚。爸爸走了,我少了一個精神支柱,也少了個朋友。”周小波疲憊的臉上是中年男子流露真情後的侷促與靦腆。他向記者述說父親的生前趣事,每一句“我爸爸”開頭後,快樂回憶牽引出微笑浮現在他嘴角。

周大觀是從教40多年的鄉鎮民辦教師。在周小波心中,父親平易近人又多才多藝,“會手工、刺繡、木工,還會做簡單的教具”。父子倆最愛一起看體育賽事,時常結伴去籃球、羽毛球運動場觀戰。

父親一路守護着周小波的成長。小時候周小波不聽話去長江中洗澡,他擔心安全問題教訓了周小波一頓,後來,周小波每一次下水遊玩,他都執意同行。受父親影響,從部隊退役後的周小波選擇“子承父業”當一名教師。周小波熱心公益,於2015年初加入藍天救援隊。周大觀聽聞後,從來不喝酒的他與兒子“乾一杯”以表全力支持,並在兒子每次參與救援時叮嚀“注意安全”。

2018年春節,周小波母親病故,父親搬來與兒子同住。爺倆家安在長江北岸,臥室窗戶看出去就是萬州長江二橋。“爸爸在時,我常向他撒嬌,抱一抱他。這感覺真溫暖。”周小波回憶,就在上週自己喊着要減肥,父親爲他削黃瓜、水果充飢,當時他覺得“自己就像個長不大的孩子”。

“爸爸走了,我再也不是一個孩子了。”一場別離,周小波永遠失去了“兒子”的角色。他說,留住逝者快樂的時光,心中銘記他們帶來的快樂,就是生者前行的動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