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絡經濟規模迅速壯大,互聯網技術在金融業得以廣泛應用與普及。商業銀行紛紛運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金融業,落實“互聯網+”行動,重塑金融業經營理念,愈發重視金融信息整合與分享,以更開放心態響應不同類型客戶需求,升級服務價值,向數據銀行進行轉型。 結合中國商業銀行2018 年半年度報告和公司業務發展態勢,特別策劃了《價值驅動:交易銀行、網絡金融、金融科技三大領域系列觀察研究報告》。本系列報告共三期,每週推出一期,本文爲該系列的第二篇節選。系列報告1:2018銀行業觀察報告① | 交易銀行:創造價值,迴歸交易本源

文 | 陳超然

財資一家(微信號:TreasuryChina)原創首發

目錄CONTENTS

大型商業銀行網絡金融發展漸入佳境工商銀行:改造服務,轉型智慧銀行

農業銀行:聚焦場景,增強核心競爭力

中國銀行:迭代產品,提升服務效能

建設銀行:開放合作,增強渠道服務能力

交通銀行:升級模式,打造雙線融合局面

全國股份制銀行網絡金融服務能力持續升級

中信銀行:以平臺建設擴展網絡金融服務

招商銀行:完善電子渠道,重塑用戶體驗

民生銀行:攜手金融科技,構建網絡金融新模式

平安銀行:創新產品,引入優質客戶

光大銀行:發力重點業務,優化互聯網金融服務

華夏銀行:雙輪驅動,打造網絡金融核心價值

興業銀行:優化佈局,推進銀行模式轉型

浦發銀行:完善業務體系,打造一流數字生態銀行

浙商銀行:創新場景,服務實體經濟

城商行深化佈局網絡金融業務

江蘇銀行:緊扣業務主線,打造大數據基因銀行

杭州銀行:多渠道建設,輸出綜合性金融服務

南京銀行:發揮網絡金融勢能,增強獲客能力

徽商銀行:升級電子銀行渠道,提高經營效率

上海銀行:融合場景,建設網絡金融生態

成都銀行:拓展電銀業務,提升渠道分流能力

貴陽銀行:優化電子系統,提升客戶體驗

長沙銀行:合作共享,打造四位一體的產品體系 互聯網時代和金融科技的迅速崛起,改變了用戶的金融需求和消費行爲。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不斷蠶食和擠壓傳統銀行業務,驅動商業銀行轉變自身的商業模式和金融供給模式。商業銀行紛紛投入互聯網信息化的浪潮,以拓展業務場景,增強獲客能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自2013 年以來,各大銀行紛紛成立網絡金融部,發展路徑從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到如今的網絡金融部,商業銀行正在向智慧化、數字化轉型。

大型商業銀行網絡金融發展漸入佳境

1. 工商銀行:改造服務,轉型智慧銀行 工商銀行全面實施e-ICBC 3.0 互聯網金融發展戰略,推進傳統金融服務的智能化改造,構建開放、合作、共贏的金融服務生態圈,向服務無所不在的“身邊銀行”、創新無所不包的“開放銀行”、應用無所不能的“智慧銀行”轉型。2018 年上半年互聯網金融業務實現規模、質量、效益協同快速增長。

融e行: 聚焦金融核心功能、打造線上金融服務的主陣地。率先推出“手機銀行隨心差”“一鍵轉賬”等亮點服務,實現自助註冊於綁卡分離、免登錄查詢賬戶餘額等便捷功能。2018年6 月末,融e行客戶2.97 億戶,位列易觀銀行服務應用APP 月度活躍用戶數排名第1 位。

融e購: 專注品質電商定位,打造以電商爲核心,以金融爲根本的一站式商融服務平臺。發揮銀行安全、真實、可靠的信息和信用中介優勢,實現用戶、商戶、平臺三方的良性互動。改版企業商城,着力推進工銀e 採購、工銀e差旅、工銀e資產、工銀e跨境和工銀e公益特色品牌建設。2018 年上半年,融e購平臺交易額6,442 億元。

融e聯: 定位場景主承載和用戶主入口,打造線上線下用戶交互服務平臺。實施融e聯全面升級改版,打造全新信使中心和錢包功能,創新推出公衆號專屬主頁和推薦機制。2018年6 月末,融e聯註冊用戶1.37 億戶。

2. 農業銀行:聚焦場景,增強核心競爭力 2018 年上半年,農業銀行圍繞“做強B端商戶”和“做活C端客戶”兩條主線,加快產品創新,佈局場景金融,網絡金融業務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做強B端商戶: 農業銀行持續加強“農銀惠農e通”平臺場景化服務能力,創新並完善ERP 對接版、專業市場版、供應鏈版、惠農通服務點版、農戶版五大版本體系,塑造農村金融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型服務模式,提升農村生產、生活、社交等場景化金融服務能力。優化和完善企業金融服務平臺,平臺綜合服務能力穩步提升。不斷開發平臺的新產品和新功能,推出“投行資訊”服務和“保險超市”產品,升級電子票據功能,着力優化代發工資業務,實現大批量跨行代發和預約代發。對公理財等重點產品互聯網渠道銷售額佔比達89.1%。

做活C端客戶: 堅定實施“移動優先”戰略,以“金融科技+”爲驅動,以掌上銀行爲核心,建立了開放、集成和個性化的線上綜合零售金融服務平臺。農業銀行新一代掌上銀行,以智能爲核心,打造“智·轉賬”、“智·投資”、“智·交互”、“智·助理”、“智·出行”、“智·安全”六大亮點主題,推出智能投顧、月度賬單、資產視圖、語音導航、人臉識別、免籤賬戶等功能,向客戶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個性的移動金融服務。對私基金、理財互聯網渠道銷售額佔比達95%,同比提升近10 個百分點。積極拓展消費電子商戶場景,重點打造繳費、出行、商圈等核心交易場景,構建一站式、場景化、全方位的“智慧生活”生態圈。截至2018 年6 月末,農業銀行繳費商戶達24,644 戶,較上年末增長144%,上半年交易額達192 億元,同比增長80%。消費商城備受關注,日均訪問量超百萬人次。依託客戶經理在線等社交化的營銷平臺,打通線上線下,實施協同營銷,爲客戶提供智能、專屬的貼身金融服務。全新改版微信銀行,完善了借記卡、信用卡、電子賬戶、精選優惠、生活繳費等多元化的功能板塊,微信小程序新增信用卡申請和優惠券領取等應用場景。 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大型商業銀行發展網絡金融案例與數據分析,盡在銀行業觀察系列報告二

《網絡金融:升級價值,賦能銀行轉型》

全國股份制銀行網絡金融服務能力持續升級

1. 浦發銀行:完善業務體系,打造一流數字生態銀行 2018 年上半年,浦發銀行圍繞打造一流數字生態銀行的戰略目標,聚焦移動端,迭代創新智能服務和產品,發佈智能APP 語音銀行,在業內率先引入文本和隨機數聲紋認證,提升渠道數字化服務能力;加快借記卡數字化運營轉型,提升借記卡在線開戶引流能力;完善支付業務體系,拓展線上線下支付場景,加強互聯網營銷,優化借記卡小額免密限額提額、銀聯無卡支付驗證規則,試點推出刷臉支付,提升客戶支付體驗及支付活躍度;加快推進網點轉型和網點智能化建設,優化廳堂動線,加強智能機具創新,推出集成式VTM(i-Counter),提升網點智能化服務能力。截至2018 年6 月末,個人網銀客戶2,773.81 萬戶,2018 年上半年,交易筆數16.81 億筆,交易金額5.72 萬億元;個人手機銀行客戶3,049.82 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2.70%,2018 年上半年,交易筆數6.21 億筆,交易金額3.45 萬億元;互聯網支付綁卡個人客戶2,566.95 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9.24%,2018 年上半年,交易筆數14.27 億筆,交易金額8,800.03 億元;現金類自助設備保有量6,649 臺,各類自助網點3,901 個;電子渠道交易替代率97.91%。

2018 年上半年,浦發銀行堅持以“數字化、集約化”建設爲抓手,全面啓動了“智慧運營”體系構建,推動客戶交互層定製化、直通化,作業支撐層自動化、雲端化,管理控制層數據化、智能化。一是加強運營人員綜合化,配套升級培訓體系,運營人員逐步培養成業務全面的綜合服務人員,實現了運營資源的有效整合。二是深入推進運營數字化、集約化建設,推動流程重構,加快櫃面業務線上遷移力度;引入API、RPA、大數據、人臉識別等前沿技術,加快推進運營集中作業體系由“物理集中”向“邏輯集中”轉變,實現“運營資源”與“業務需求”的精確匹配。三是堅守運營內控底線,確保合規運營,積極、快速落實資管新政等監管新規,持續加強數字化風險防控能力建設,提升內控的穿透式管理能力,各項工作平穩推進。

2.民生銀行:攜手金融科技,構建網絡金融新模式 民生銀行搶抓市場機遇,緊緊圍繞客戶需求痛點,充分應用新興金融科技,積極試水網絡金融新型模式,持續創新直銷銀行、零售網絡金融、公司網絡金融、網絡支付等平臺、產品和服務,客戶體驗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穩居商業銀行第一梯隊。

直銷銀行 2018 年上半年,民生銀行探索實踐開放式金融雲平臺新模式以及直銷銀行產品服務創新,致力保持行業第一直銷銀行市場地位。民生銀行進一步昇華“簡單的銀行”理念,讓“簡單的銀行不止於簡單”,業內首推“4 朵雲+1 範式”2.0 全新運營模式,構建財富雲、網貸雲、支付雲、數據雲與共享自金融平臺等服務體系,打造基於“電子賬戶+N”標準模式的“生態圈式自金融範式”,開展金融科技,風控、徵信、運營能力,支付、賬戶、結算能力以及資金輸出等,有效滿足全產業鏈的財富、資管、經營、營銷等金融服務需求。首家應用分佈式核心系統,提供存、貸、匯綜合性服務。直銷銀行品牌影響力保持行業領先地位,2018 年上半年,榮獲《銀行家》雜誌“十佳金融科技創新獎”、《華夏時報》金蟬獎“年度直銷銀行”等獎項。截至2018 年6 月末,直銷銀行客戶數達1,511.47 萬戶,管理金融資產1,479.76 億元;2018 年上半年,直銷銀行累計交易筆數6,312.40 萬筆,交易總金額達9,418.42 億元。 【完整版報告(PDF)將介紹民生銀行在公司網絡金融、網絡支付等金融新模式的發展情況】

城商行深化佈局網絡金融業務

1. 江蘇銀行:緊扣業務主線,打造大數據基因銀行 江蘇銀行着力打造“最具互聯網大數據基因的銀行”,網絡金融業務緊扣

“平臺、場景、活客”三大主線。2018 年上半年,江蘇銀行直銷銀行累計客戶數超過3000 萬戶;“車生活”平臺服務客戶數超過180 萬,“串串盈”平臺用戶超過400 萬,“e 融支付”特色產品拓展商戶16000 戶,並在公交、教育、醫療等重點便民領域實現創新應用。物聯網、區塊鏈技術在動產質押業務、跨行貼現業務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化。與多家知名電商平臺合作,不斷豐富獲客渠道,提升客戶體驗,提高價值創造能力。

2. 杭州銀行:多渠道建設,輸出綜合性金融服務 順應金融科技發展趨勢,杭州銀行加快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豐富線上服務場景,以線上申請、線下覈驗的模式推進零售普惠金融發展;大力推動線上服務渠道建設,重點發展移動端,穩步推進移動支付,依託手機銀行、直銷銀行打造優質的移動金融服務新體驗,目前兩大移動端客戶合計接近300 萬,其中直銷銀行期末註冊用戶數156.91 萬戶,較年初增長17.53%,資產規模93.65 億元,較年初增長138.48%;在積極發展線上渠道的同時,杭州銀行持續強化線上風控,已構建較爲完善的線上交易事中風控平臺,通過場景化模擬、組建各類監測模型、引入設備指紋技術等手段有效保障了線上交易安全,並構建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存證平臺,切實保障線上交易各方的合法權益。此外,杭州銀行還積極開展跨平臺合作,推進場景化的綜合性金融服務輸出,已與數家優質平臺達成合作意向,實現了多方共贏。【更多城商行發展網絡金融業務的案例與數據分析,盡在銀行業觀察系列報告二《網絡金融:升級價值,賦能銀行轉型》】 ★ 注:報告中所用數據均來自上市銀行2018 年半年度報告。

《價值驅動:交易銀行、網絡金融、金融科技三大領域系列觀察研究報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