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小新來到涼山州普格縣,在五道箐鄉大棚蔬菜生產基地,大片的草莓還正在生長中,而通過中國電信天虎雲商電商平臺,這些草莓已經開始網絡預售,訂單已達到100餘單。

這只是中國電信對涼山州進行網絡扶貧的一個小小縮影,利用“互聯網”信息服務,助力涼山搭上“網絡快車”,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農村電商,讓貧困戶入駐電商平臺,當上了老闆,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從2002年起,中國電信先後承接了四川鹽源縣、木裏縣,新疆疏附縣,廣西田林縣4個定點扶貧縣和西藏邊壩縣、青海久治縣2個對口支援縣幫扶任務,每年集中優勢資源向6個貧困縣直接投入專項資金、派駐掛職幹部、打造示範項目、推進精準扶貧。

小新帶你一起走進四川鹽源、木裏兩縣,感受在大涼山扶貧是種怎樣的體驗。

最後的母系部落 信息化水平“一步跨千年”

涼山州木裏縣屋腳鄉利家咀村,是中國母系大家庭文化和走婚習俗保留最完好的地方。今年8月20日,中國電信率先全面開通利家咀村的光纖寬帶和4G網絡業務,打通了利家咀通往外面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利家咀的蒙古鄉親們,再也不用爲了打通一個電話,騎馬走上好幾公里去找信號了。讓利家咀村的通信和信息化水平“一步跨千年”!

隨着“涼山州木裏縣利家咀通信扶貧專項工程”全面建成,利家咀村的通信和信息化水平直接達到城市先進水平

與木裏縣相隔不遠的普格縣是我國縣以上城市實現電話程控化的標誌縣。1997年8月26日,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開通程控電話,標誌着全國縣以上城市的電話全部實現了程控化。而如今的普格已經邁入了全光網新時代,全縣鄉鎮光纖寬帶覆蓋100%,移動基站數量68個,覆蓋率達到77.12%。

“互聯網+”讓精準扶貧更“精準”

普格縣五道箐鄉大棚蔬菜生產基地採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對蔬菜的種植管理。生產管理人員可以利用中國電信的物聯網技術在遠端實現土壤條件、空氣環境、病蟲害監控及農產品二維碼追溯等管理,最大限度節本增效,讓大棚基地生產出更讓消費者放心、滿意的綠色產品。

五道箐鄉大棚蔬菜生產基地的草莓通過中國電信天虎雲商電商平臺已經開始網絡預售,訂單已達100餘單

“互聯網+精準扶貧”重在“精準”二字。中國電信充分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爲脫貧攻堅提供信息化支撐,實現對農作物種植、牲畜養殖進行動態實時監測和管理,助力百姓脫貧致富。

除此之外,四川電信還基於IPTV平臺開通IPTV“精準扶貧 大愛四川”電視專區,同時啓動“鄉村醫生遠程診療和培訓點”、“山裏娃的夢想”等扶貧項目,開啓了“互聯網+精準扶貧”的新路徑。

“愛心小屋”讓留守兒童與家人團聚

涼山是四川留守兒童、留守學生數量衆多的一個市州。目前,中國電信四川公司與涼山各市縣學校、村委會共建的“想家•愛心小屋”已達260餘所。在“愛心小屋”中,留守學生通過電信電視“想家”業務,與遠方的親人進行免費視頻通話,讓留守兒童在“愛心小屋”裏與家人團聚。

“愛心小屋” 讓愛不再失聯

教育扶貧,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

十六年間,在中國電信對鹽木(鹽源、木裏)兩縣超過1億元的扶貧資金中,教育支出佔比達到40%,主要用於木裏和鹽源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並助力完成木裏遠程教育網,極大地改善了鹽木兩縣的教育基礎及其信息化條件。

五道箐鄉中心小學三年二班的學生正在與西昌二小的學生遠程同步上課。(中國經濟網記者 梁木 攝)

在涼山州普格縣五道箐鄉中心小學,小新看到,通過電信專線光纖網絡、教學視頻互動系統、多媒體展示系統,遠程互動直播教學對接了涼山本地的優質學校,五道箐鄉中心小學的孩子們,能與外地優秀學校的同學們同上一堂課,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五道箐鄉中心小學校長鬍正華說,遠程教育涵蓋的課程非常多,語文、數學、音樂、美術等,凡是學校開設的課程,都可以成爲遠程教育的內容。只要時間合適,前端與遠端的兩個班級就會連線上課,一般以前端老師爲主,遠端老師也會在教室裏輔助五道箐鄉中心小學的學生學習,而兩個班級的學生還可以通過遠程教育平臺互動。

產業扶貧讓貧困區具備造血功能

鹽木兩縣的景色十分優美,歷史文化民俗豐富多彩,過去由於地處偏遠,險峻難達,不爲外人所知。

2017年以來,中國電信直接幫助2.3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極大促進了貧困地區民生改善。在木裏、鹽源,中國電信傾力打造了一批造福當地、影響深遠的扶貧項目——

返鄉創業青年楊夏娜,通過中國電信電商銷售松茸、蜂蜜、犛牛肉、石斛等本地土特產,年銷售額達到500餘萬元……

扎西旦珠的酒店60多個房間全部安裝了寬帶、免費WIFI和電信IPTV,加上網上訂房功能的開通,入住率增長30%以上……

木裏縣中藏藥廠,在中國電信的幫助下,建成了1300平方米符合國家GMP標準的藏藥製劑室……

米啞村地理條件適宜牲畜養殖,中國電信援建了養豬合作社並引入了優質品種的綿羊……

這樣的扶貧惠民項目在涼山還有很多,中國電信建設了39624個益農信息社,覆蓋全省80%以上的行政村,其中位於貧困村的益農社達到6000餘個,覆蓋農戶328萬餘戶,實現交易近50萬筆。在普格縣五道箐鄉洛果村設立的洛果村益農社,既是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一個重要支撐點,也是鄉村便民惠農的就近服務點。

對口幫扶,情牽鹽木十六載

大涼山的貧窮落後困境,深深觸動中國電信人的心。目前,中國電信全集團在職扶貧幹部共4100人,專職扶貧幹部1100名,兼職扶貧幹部3000名。

奮戰在大涼山腹地的扶貧女幹部王如,從成都遠赴木裏,擔任木裏縣副縣長,爲木裏縣的通信事業和旅遊發展嘔心瀝血。

中國電信鹽源分公司支局長高朝武,2015年派駐鹽源縣沃底鄉大灣子村任黨支部第一書記,妻子一個人在西昌照顧孩子,夫妻長期兩地分離,聚少離多。

其實,在全國範圍內,中國電信扶貧工作目前共惠及684個貧困縣、1654個貧困鄉、8193個貧困村、10.23萬貧困人口。

鹽源、木裏、懸崖村、利家咀……這僅僅是中國電信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一個縮影,更是整個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推進精準扶貧的縮影。

僅2017年,中央企業在246個定點扶貧縣直接投入19.3億元,幫助引進各類資金57.3億元,實施各類幫扶項目1591個,舉辦幹部和人才培訓班565期,培訓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3.5萬人次,購買當地農產品2.3億元。

在中央企業的扶貧路上還對口幫扶很多像涼山州這樣的貧困地區還有很多像王如和高朝武這樣的扶貧幹部在默默付出還有更多貧困地區正在悄然發生可喜的變化爲所有在扶貧戰線上的央企人點贊!

———— / END / ————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即可獲取全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