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駕馬車之一酒旅業務重組 美團旅行新模式在路上?】美團點評於近日公佈上市後最新架構調整,過去在架構升級時出場率頗高的酒店旅遊事業羣,此次卻未被提及。相反,原隸屬於酒旅事業羣的住宿、度假、榛果和大交通,分別被劃入到店事業羣和LBS平臺。有消息稱,重組酒旅業務,美團意在構建旅行新模式。(新京報)

“三駕馬車”之一酒旅業務重組

10月30日,美團點評迎來了上市之後的首次架構調整。據美團點評CEO王興在內部信中所述,公司將組建用戶平臺,到店事業羣、到家事業羣以及快驢事業部、小象事業部和LBS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調整中,住宿、境內度假、榛果民宿被統一併入到店事業羣,大交通則與網約車等一起併入LBS平臺。原本作爲美團點評“三駕馬車”之一的酒店旅遊業務重組,同時該事業羣在內部信中也並未提及。

資料顯示,早在2012年時,美團便已經以團購的形式進入酒店市場。2014年6月,酒店事業部成立,2015年7月,酒店旅遊事業羣與外賣配送事業羣同時成立,並由陳亮出任酒店旅遊事業羣總裁。據當時的內部信,酒店旅遊事業羣負責出行度假平臺的建設,與產業上下游廣泛合作,以滿足消費者出行、度假等場景的消費需求。

在一年後的2016年7月,王興再度發聲,整合成立餐飲平臺,並表示餐飲、綜合(餐飲之外的本地生活服務)、酒旅已然發展成爲美團點評的“三駕馬車”,足見酒旅板塊的重要地位。

而在半年後即2017年1月美團點評的架構調整中,原平臺事業羣的美團平臺與酒店旅遊事業羣合併爲“美團平臺及酒旅事業羣”,在本地喫喝玩樂消費場景的基礎上,加強“他鄉是故鄉”的異地生活方式場景,公司“三駕馬車”架構得到進一步強化。同年4月,美團旅行和榛果民宿誕生。

緊接着2017年12月,美團點評再度調整組織架構。在內部信中,王興表示要聚焦到店、到家、旅行和出行四大LBS場景。此時,酒店旅遊事業羣依然奉命持續提升消費者旅行服務體驗,與到店事業羣相互之間並無從屬,直至此次架構升級。時隔一年不到,酒旅業務重組的原因何在?

美團點評或將構建旅行新模式

據美團點評招股書,此次架構調整的暗示早已浮現。招股書將美團主要業務分爲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及旅遊,新業務及其他,共三大類。其中到店、酒店及旅遊分部的收入,主要來自商家於平臺上售出的代金券、優惠券、訂票及預訂票支付的佣金;以及提供給商家的營銷服務。

2015-2017年間,美團點評到店、酒店及旅遊的總收入分別爲37.7億元、70.2億元和108.5億元。此外,儘管2017年美團點評餐飲外賣業務的總收入反超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但後者在美團點評的收入中依然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且該業務以80%以上的毛利率,遠高於餐飲外賣。

對於此次重組原因,外界猜測莫衷一是。虎嗅網報道指出,此次架構調整顯示酒旅戰略地位減弱,由單獨的事業羣被劃分到到店事業羣中。易觀旅遊大健康行業分析師邢曉亮表示:“美團上市以後對盈利的訴求更爲強烈,過去公司的模式爲不斷擴大業務,上市後更要求效率的提升,綜合考慮後,可能認爲這種模式更好。”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則認爲,主要動機爲便於資源整合。

新京報記者就此事詢問美團點評,但截至發稿尚無回應。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美團將繼續投入旅行業務,而且會跳出傳統OTA的原有格局,從“喫住行遊購娛”全要素的“大旅行”角度來建設。除卻“喫”和“住”,接下來美團將在“遊”和“娛”等方面會進一步加強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整合酒旅業務後,王興提及到店事業羣時強調,要加速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進一步幫助商戶提升效率。此番表態也引來外界猜測,未來美團點評是否會重點佈局2B業務。趙煥焱認爲,美團點評或將加強管理服務功能,藉助上下游產業鏈滲透和線上線下磨合,加強酒旅業務深度。

(文章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DF381)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