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創造良好環境。魚類越冬要求有一個適宜的水域環境,首先是水溫條件,不同的魚類要求不同的柄息水溫,而水溫與水深有密切的關係。

一般露天越冬池應保持水深在2, 5米以上;室內越冬池,如能控制恆溫18〜20度, 則水深在1. 5〜2米即可。露天越冬池要因塘制宜,覆蓋塑料膜或搭擋風棚架,防止冷空氣使水溫驟降。因此,建造越冬池應選擇在背風向陽的地點爲好。

二要注意調節水質。越冬池水面較小,而放養密度較大,慢慢與外界空氣接觸少,水中溶氧量低, 魚類往往因缺氧而嚴重浮頭。

因此,要經常注意水質變化和魚類活動情況,測定水中溶氧量,如發現魚類浮頭,溶氧量降至3毫克/升以下時,便要及時加註新水或採取增氧措施。在注水時,爲了防止池水溫差驟變和魚類受驚,不宜一次大量沖水,注意控制流量和流速。在晴天氣溫高時,可適當打開一部分覆蓋面,使空氣得到交換。

三要適當投放伺料。一般來說,魚類在越冬期內活動力減弱,很少或停止喫食,但當天氣晴朗,水溫稍升,魚類活動增強時,仍有喫食要求。如利用溫室越冬,水溫能保持在18度以上時,魚類不僅能正常喫食,還能繼續生長。因此,在越冬池內適時、適量投放飼料是必要的,但不能投詞過多。到了越冬後期,爲爭取魚體早日恢復體質,可逐漸增加投飼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