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兩個絕對” 共建幸福大通

時政 | 民生 | 熱點| 民俗 | 文化 | 新聞 | 旅遊

花香深處有人家 喫苦耐勞奔小康

——記塔爾鎮“五星級文明戶”馬金龍家庭

今天我們介紹的是來自大通縣塔爾鎮中莊村的“五星級文明戶”馬金龍家庭。談起他,很多人都會說:“小夥子很能幹(這娃娃歹啊),是莊子裏公認的致富能手。”如此的好評,不僅僅是因爲他的喫苦耐勞,更是因爲他富了小家不忘大家,帶領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

馬金龍一家人,在周邊鄰居紛紛外出打工的浪潮中,毅然將目光鎖定農村,藉助政府推進產業富民政策的東風,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嘗試改變傳統的種植模式,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積極發展菊花種植業,一年下來收入近10萬元左右。嚐到甜頭的馬金龍聯合4戶農戶於2016年自籌資金180萬餘元、流轉種植用地210畝成立合作社,從事種植和銷售萬壽菊、甜葉菊、杭白菊等品種菊花,年產出成品菊花鮮貨400噸左右,年總產值可達190餘萬元,總利潤80萬元左右。他這種強烈的創業精神和創業后豐厚的收益,得到了羣衆的認可和響應,就這樣他用一己之力帶動鄉親們走上了共同發家致富的道路。作爲致富帶頭人,他積極參加各類培訓,用所學的知識將鄉村振興戰略融入自己的經營理念中,如今村裏羣衆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了,大家提起馬金龍時都會豎起大拇指、交口稱讚。

走進馬金龍的家,就會看到,院內整潔有序,窗明潔淨,室內的擺設雖不奢華卻收拾的乾淨整潔。馬金龍不僅在本村搞菊花種植,更是將業務拓展至門源縣。長期在門源縣種植花海,他從不言辛苦,默默的把對家人的思念之情裝在心裏,把對家人的掛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化作前進的動力。

莊戶人家都是熟門熟戶,哪家有個大事小事,他們家人都忙前忙後主動去幫忙,這也成爲了他們鄰里和睦的基礎。婚後幾年來,馬金龍夫婦在生活中相互照顧,從不爲瑣事爭吵,遇到問題就以召開家庭會議的形式予以解決,日常生活中相互交流、相互包容,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向兩位老人請教,聽取老人的意見。許多人問他:“那你們家阿門沒見過鬧矛盾撒?”他總是淡然的說:“換位思考,多聽老人言,那就沒有什麼事情是解決不了的”。事業的成功離不開和諧美滿的家庭,在他們這個家庭裏,雖然個人的觀念、性格、文化、志趣等都不同,但大家總能通過溝通協商消除矛盾,形成了相互理解、尊重、平等、關愛的文明家風。如今,他們家生活富裕、家庭和睦,他最大的期盼就是兒女的成才,但他也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十分注重榜樣的力量,用他們自己的話說:“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當前,全縣上下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的振興離不開廣大的農民,馬金龍正如其他普通的莊戶人家一樣改變着自己家庭的命運,也邊改變鄉村的面貌。

監製/文鵬 責編/鄭明善 編輯/龍文英 內容/縣文明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