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疫情的發展,日本eplus等演出信息網站上,掛出了包括濱崎步、AKB48等上百場演唱會取消的消息,並且這個名單還在不斷的增加。據業內人士估計,包括門票、粉絲周邊等,“收入損失可能高達30-50億RMB。”而在整個日本粉絲經濟的背後,都是靠中國製造支撐着。中國工廠成了重災區。

日本粉絲經濟,中國工廠製造

日本粉絲經濟,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包括各類明星、動漫、遊戲、雜誌,甚至是一個餐廳,他們在本身的業務基礎上,基於自己品牌和影響力發行的周邊,都可以歸納爲粉絲經濟。粉絲周邊的商品包括手辦、日常生活用品、徽章、紡織品等各種物品。而在這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人形(figure),即人物模型,俗稱手辦,後來也包括汽車、建築物、動植物、虛擬事物等模型。日本的周邊產品,也成了一種文化現象,融入到普通人生活中。

整個日本的粉絲經濟周邊,超過90%產自中國。極少數在本土完成。在日本購買的正版手辦模型後面,貼的是Made In China。

目前目前日本粉絲經濟周邊製造工廠,在國內主要分佈在三個區域:珠三角大灣區,包括深圳、東莞、惠州,主要生產手辦等物品;長三角,包括上海、湖州等地,生產扇子等物品;山東青島,主要生產衣服等紡織品。在這其中,整個珠三角大灣區,佔了日本粉絲經濟周邊超過50%產值。

以日本明星周邊爲例,明星經紀公司,如日本最大的經紀公司之一的傑尼斯,有演唱會等需求時,會下單給到日本設計公司。後者派單給中國分公司或辦事處。由中國分公司設計方案、打樣、找廠家生產。確認後再派單給中國工廠。質檢合格後,由中國分公司發往日本。

在國內,製造周邊相關產品的工廠一般分爲兩種:

第一種是大公司和大型工廠,比如服務於迪士尼等全球巨頭的上市公司美盛文化,代理海賊王的外資工廠東莞明月等。在這中間有專門對接他們的大型設計公司。

第二種就是中小型工廠,規模在30-100人之間。這是日本公司,在中國選擇合作廠家的主要類型。已經在日本公司服務了15年的嚴小姐介紹,日本公司一般會找有多年生產經驗、規模比較小的工廠。由於日本公司是長期合作、現金結付、不拖款,中國工廠會特別重視。比如粉絲喜歡收集的明星的馬口鐵徽章,一套就是20或30款,一個製造訂單就是200-300萬RMB產值。這可以養活一個小型工廠一年。

中國工廠:“訂單減少了60%”

日本粉絲經濟及周邊產品,和其他國家比起來,有兩個明顯特徵:

多元化:

日本的周邊產品類型分的特別細,

手辦:人物或者汽車、動植物等模型

紡織產品:手袋、衣服、帽子、睡衣、襪子、拖鞋,甚至是內褲;

生活用品:垃圾桶,手錶,鬧鐘等

這些產品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主題,例如聖誕主題,冬季戀歌的主題。但是基本不會涉及到手機等電子數碼產品,據說是因爲日本保修制度嚴格,後續會很麻煩。但大多數出廠價都不會超過70RMB,除了因爲一些特別的事件而推出的紀念品、純銀飾品、水晶飾品。

日本人在玩法上也會不斷翻新。國內流行的盲盒,就是來自於早期日本粉絲經濟周邊玩法。

長期化和終身化:

日本粉絲與藝人互動形式更豐富。而且粉的時間更長,更忠貞,追星長期化或者終身化,他們會把大部分錢都花在愛豆身上,去看演唱會,購買周邊產品。日本的搖滾歌手矢澤永吉E.YAZAWA,從1970年代出道,一直火到現在,他的粉絲很多是從小或者年輕時就開始粉他,現在已經是大叔大爺。這些粉絲因爲年紀偏大,更喜歡設計簡潔,價格貴一些的周邊產品。

和其他貿易商品不一樣,製作完的周邊產品,大多通過空運發往日本。明星的周邊通過網上和演唱會現場直接銷售,而不會去店裏擺售。在日本,一般一場2萬觀衆左右的演唱會,,一般安排生產6000份左右的產品。基本上都是一搶而空。一位日本學生告訴我,她兩年花在演唱會和周邊的費用接近2萬RMB。在粉絲看來,買周邊是對於偶像愛豆的一種回饋,比起門票和專輯之類的,明星在周邊產品的抽成比例是最高的。

這次冠狀病毒疫情,對日本粉絲經濟和中國製造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在日本,大多明星粉絲周邊產品是沒有倉儲的,運到演唱會現場直接出售。但現在很多演唱會取消了,倉儲會讓成本激增,所以只能大量削減訂單,根據嚴小姐介紹,一般正常時期,訂單最少會排滿3個月,現在到4月初就沒有訂單了。這種情況在日本大地震時都沒有遇到過。但房租等運營成本並沒有降低。“有的國內工廠的訂單減少了60%。”

中國製造的兩難:規模小,利潤低

嚴小姐介紹,做一個手辦產品,至少需要10個月:以一個日本明星組合嵐爲例,如果他們要做一個手辦,會把這個想法告訴日本設計公司。但是在日本,真人的面部等數據是保密的,不會直接提供。經紀公司會先提供1000張照片,50段視頻,加上演唱會等影像資料。日本設計公司的中國分公司,收到需求後,通過技術手段,評估相關數據,再提交草案。通過後再進行3D打樣,一般一個打樣成本在20萬RMB。打完樣後還需要一個月進行調整和再修改。樣品確認後,再開模、生產,這個過程需要120天。

一個日本的中低端的手辦,一般出廠價70RMB,日本公司給經紀公司大概210RMB,客戶給到粉絲1000RMB甚至更多。 中國工廠賺到的利潤主要是加工費。

王志剛(化名)在這個行業做了10年,他的工廠位於東莞,30多個工人,多年來一直保持這個規模。他的客戶主要來自日本,少量來自韓國和歐美。主要產品包括人物、汽車等手辦產品。

“我們不會做原創,這些都太費時間,太燒錢了。”對於代工賺錢的現狀,王老闆很滿意,他也知道,產品從出廠到零售,有好幾倍的差別。他不會有心理落差。但他覺得自己的生產工藝,和日本的本土的手辦製作大師並沒有什麼差異。

但和中國工廠合作過多年的日本設計師雅子小姐,卻有不同的看法,她覺得中國合作方最大的問題,就是凡事“差不多”。所以她一般下單時,1萬的訂單,她會下11000件。“我們不想把時間花在返工和口舌之爭上,我們挑出1萬件可以用的商品,其他全部銷燬。”

根據她的介紹,日本公司爲了保證質量,哪怕同一款產品再生產,從不用舊的磨具。在大型的手辦和模型產品上,日本師傅和中國師傅,細節上處理差異很大。不管是人物服裝的材質的層次感和質感;還是顏色的處理細節,色相的準確度,多種顏色的漸變處理;還有零件組合起來的流暢度,牢固程度,邊角的打磨程度等。都有明顯差異。2019年,日本萬代南夢宮發佈的機動戰士,“METAL STRUCTURE 解體匠機RX-93ν高達”,高37釐米,光零件就超過2000個,內部結構之精巧複雜,讓粉絲們震撼。一個模型,不含稅要6000RMB左右。

之所以會這樣, 主要原因還是在資深的技術工人身上。 中國工廠很難留住人,一是大多數老闆不會主動漲工資,工廠的各種成本在急劇增長,利潤降低。而這些年工人工資上漲,主要是因爲房租等生活成本增加,被動漲工資,而不是對工人的價值肯定。第二就是部分工人成了資深人士後,就會自己創業當老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打工人”。出去之後,和原來的工廠打價格戰,和原老闆搶客戶。所以一般很難找到多年的資深工人,精益求精琢磨一件事情。

再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盜版。日本爲了防止盜版,會把包括所有不良品和殘次產品、布料等材料,全部收走後銷燬。但防不勝防,日本最大的玩具公司萬代,把一款新的手辦圖紙,給了一箇中國工廠,這家工廠的3D設計部,把圖紙賣給了廣州的一家盜版生產工廠,在正版還沒有上線時,盜版已經在X寶上線了。

據業內人透露,廣州是周邊產品的盜版重災區之一,這歷來是小商品的集散地。現在國內X寶上販賣的日本手辦和周邊產品,大多來自廣州。同款產品,盜版售價是正版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日本輕小說作品《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女主角之一由比濱結衣,它的玩偶手辦,在日本亞馬遜原版價格是20000日元,合計RMB1300元,而國內X寶的價格是98元。

所以,日本公司基本不會找新的中國供應商,都是合作了幾年甚至十幾年以上的,建立了起碼的信任。但選公司時,只找有多年生產經驗,但是管理不成規模的工廠。他們甚至同時找十幾家工廠合作,避免跳票或被批量盜版的風險。但這樣結果就是,中國工廠很難規模化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