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朝比皇帝權力還大的官職,276年僅2人擔任過,多爾袞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位是溥儀皇帝的載灃。我們都知道慈禧控制了幾代皇帝,溥儀後來被她扶植爲幼帝,而那個時候,他才3歲,所以他的父親就擔起了攝政王的重任,但是那時候的清朝和200年前根本沒有辦法比,相比較之前的強盛,這時候的國家已經不堪一擊。

清朝最牛官職,比皇帝權力還大,整個清朝276年僅2人擔任過

在一般人看來,封建社會中權力最高的人就是皇帝,這也是符合實際的。但是還有一個官職,它的權利有時比皇帝還大,可以代替皇帝來處理國務。在清朝的長達近三百年的統治時期,就有兩個人有些權力,他們是誰呢?

估計很多人都會想到軍機處,軍機處是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設立,軍機處總攬軍、政大權,成爲執政的最高國家機關。但是權力並不在皇帝之上,歸根結底聽命於皇帝,是封建皇權的統治工具。雍正時候的首任軍機大臣是張廷玉以及鄂爾泰,而乾隆時候的就是和珅了。

清朝比皇帝權力還大的官職,276年僅2人擔任過,多爾袞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位是溥儀皇帝的載灃。提到多爾袞,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他本來也是先帝的兒子,但是在先帝死後,他並沒有緊盯着皇位伺機出動,而是選擇輔佐皇帝,多爾袞是比較強勢的,雖然不能當皇帝,但是他在權利上制約皇帝。無論多爾袞不當皇帝的原因是什麼,多爾袞對於後來大清的建功立業確實功不可沒。

在他之後,出現的第二位攝政王就是200年之後了,也是歷史上最後一位攝政王,他就是溥儀的父親。我們都知道慈禧控制了幾代皇帝,溥儀後來被她扶植爲幼帝,而那個時候,他才3歲,所以他的父親就擔起了攝政王的重任,但是那時候的清朝和200年前根本沒有辦法比,相比較之前的強盛,這時候的國家已經不堪一擊。第二年他就擔任了海軍大元帥,所以在清朝的最後三年時間中,他纔是當時國家的實際統治者。後來在辛亥革命爆發後,他被迫辭去了職位,第二年又被迫同意自己的兒子退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