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繁星的古今著名作曲家中,巴洛克時期的安東尼奧·維瓦爾第的作品,奠定了巴洛克協奏曲的整體結構以及獨奏與全奏的對比原則。他留下的音樂作品跨越300餘年歲月,至今仍具有旺盛的藝術生命力。

很多年裏,聲名顯赫的作曲家擔任孤兒院的音樂指揮

1678年3月4日,維瓦爾第出生於威尼斯一個音樂家庭,父親喬萬尼·巴蒂斯塔·維瓦爾第是威尼斯聖馬可教堂的小提琴樂師。作爲家中6個子女中的長子,維瓦爾第子承父業,自幼隨父學習小提琴演奏,顯示出極高的音樂天賦。在熟練掌握小提琴演奏技巧之外,受其老師——聖馬可教堂樂團指揮喬萬尼·勒格倫齊的薰陶和影響,他熱衷探尋音樂創作的新奇演奏技巧和表現效果,在很多作品,尤其是《四季》中有着突出體現。

很多年裏,維瓦爾第一直是“仁愛孤兒院”的小提琴教師和樂監,教導孤兒們學習音樂,並組織、指揮樂團與合唱團演出。18世紀畫家加布裏埃勒·貝拉曾在一幅油畫中生動地描繪了威尼斯幾座孤兒院女孩組成的龐大陣容演奏音樂的場面,這些孤兒院在當時具有的社會教育功能或相當於後世的音樂學院。音樂史家馬克·伊萬·邦茲在《西方文化中的音樂簡史》一書中寫道:“我們今天可能會覺得像維瓦爾第這樣一位聲名顯赫的作曲家竟然擔任孤兒院的音樂指揮,未免不可思議,但這些特殊機構中的女孩們受到了全面良好的音樂訓練。……儘管維瓦爾第後來曾在維也納查理六世的宮廷中任職,但他的許多最重要的大協奏曲均創作於威尼斯孤兒院期間。”

維瓦爾第在威尼斯歌劇團擔任過經理、指揮和小提琴演奏家。1718年4月,他開始了旅遊歲月,帶着歌劇新作《阿米達在埃及營帳》來到曼圖亞,爲宮廷演奏和創作。之後,他到過羅馬和阿姆斯特丹等地,廣泛遊歷歐洲,擁有國際聲譽。一份出售協奏曲的收據顯示,1741年6月28日,維瓦爾第已到達維也納。但一個月後的7月28日,這位曾有過豐厚收入的音樂家在貧病交加中溘然長逝。

《四季》協奏曲,音樂與詩歌、自然與生活的完美融合

對於作曲家來說,最好的紀念是聆聽他的音樂。許多早期作曲家都留下數量浩繁的作品,維瓦爾第也不例外。在63年的生命時光裏,他共創作協奏曲400首,歌劇近50部,大量室內樂、器樂獨奏,以及包括宗教音樂在內的合唱作品。音樂界曾有一種戲謔說法:與其說維瓦爾第創作了400首協奏曲,不如說他將同一首協奏曲改編了400次。邦茲則以音樂史家的中肯對此評述道:“這400首作品在極爲類似的形式和結構中蘊含了大量豐富多變的協奏曲創作手法。”這其中,便有一首膾炙人口之作:小提琴協奏曲套曲《四季》。它不僅是維瓦爾第最受歡迎的名作,在人類譜寫的樂曲中,演出次數也最頻繁。年復一年,《四季》在世界各地奏響,場次之多無法統計。

《四季》是1725年維瓦爾第出版的題爲《和諧與創意的競賽》十二首協奏曲中的前四首,總標題爲《四季》,每首標題分別爲《春》《夏》《秋》《冬》,均由三個樂章組成。音樂學家約瑟夫·科爾曼將莫扎特鋼琴協奏曲的三個樂章比喻爲三個場景,“也就是18世紀高雅喜劇的三幕”。照此思路,我們可以將《四季》視爲大自然季節變換的生動寫照,每個季節中的三個樂章則是優美的三折畫。

《四季》體現了維瓦爾第在協奏曲創作方面的風格特徵:主題簡潔,節奏富於動力,獨奏與協奏間戲劇性對比強烈,中間的慢樂章十分抒情,這一切都充分印證了作曲家對巴洛克協奏曲發展的巨大貢獻。作爲“和諧與創意的競賽”,維瓦爾第在《四季》中對新的表達方式也進行了大膽探尋,其中最易於感受、最具吸引力的是對自然界聲響的模仿,如《春》第一樂章鳥兒的鳴囀,第二樂章狗的吠叫,《夏》第三樂章的天降冰雹,以及《冬》第一樂章牙齒的冷戰。

《四季》深受聽衆喜愛的一個特點是每首協奏曲都附有解釋音樂的十四行詩。雖然音樂學家們難以確定究竟是先有詩作以樂配詩,還是先有音樂以詩釋樂,也無法確定這些十四行詩是否出自維瓦爾第,但音樂與詩歌相輝映,令美妙的自然景象與世俗的生活畫面構成一幅幅詩情畫意、生機盎然的圖景。

“牧羊人酣然入夢鄉,忠實的犬兒守身旁”,這是《春》第二樂章中的詩句,作曲家在樂譜上標記爲“吠叫之犬”。然而,也許考慮到狗吠聲與古典音樂的高雅氣質不相契合,在很多演出中,中提琴對狗吠的模仿聲被淡化。但在以還原作品時代原貌爲宗旨的古樂團演奏中,如德國弗萊堡巴洛克樂團在1996年冬爲DHM唱片公司錄製唱片時,中提琴奏出的這兩個音前所未有地酷似“汪汪”的聲音。爲什麼不可以呢?維瓦爾第300多年前通過音樂和詩歌所要表達的,正是大自然和人世間的“每日之美”。從古至今,這美與我們相伴,在年復一年的四季更迭中清新永在。

許多小提琴家和樂團演出《四季》時讓音樂自己言說,並不配以詩歌朗誦,雖不影響音樂藝術的魅力,但如果將音樂與詩結合,則有“勝卻人間無數”之妙。

2004年初夏時節,我參與《四季》的演出設計時,曾建議藝術總監餘隆和指揮楊洋增加那些趣味盎然的詩作,並予以翻譯潤色。演出時,濮存昕在每個樂章演奏前吟誦詩歌,讓聽衆在《四季》的美妙旋律中走過春夏秋冬。

(作者爲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副研究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