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百事農爲先,在南竹園村的種植現場,百十餘名頭戴草帽,面帶口罩,手持鐵鍬的農民在荒坡上熱情的忙碌着。揮鍬剷土、培實新土、堆起圍堰、回填踩實,互相配合,一番熱火朝天的勞動後,千餘株楸樹、速生楊等優質苗木在此“安家落戶”,爲初春大地增添了一抹生機。

據瞭解,神林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自2016年成立以來,一直從事林業開發,那麼此次疫情期間又自籌資金八百多萬元,不違農時,購買了近三十萬株樹苗,共五類樹種,先後將這些優質樹種在上石橋、汪崗、汪橋等鄉鎮的荒坡荒地進行大面積種植,造林面積預計達萬餘畝。就上石橋鎮就將達到三千畝的種植面積。

商城縣神林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家前說:“植樹造林是件造福後代子孫的好事兒,我們神林合作社在今春自籌資金800多萬元,購買五種樹苗,先後在上石橋、汪橋這些鄉鎮的荒坡野地植了30多萬棵優質苗木。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爲家鄉的生態文明,家園綠化添把力是我們神林合作社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些參與種植的大多都是當地的貧困戶。自脫貧攻堅以來,該合作社一直爲這些貧困戶提供着工作崗位,以農林活動帶領着他們致富增收。

把造林綠化與貧困增收相結合,引導和帶動當地貧困人口、留守婦女老人蔘與生態管護,促進貧困羣衆增收致富,拓寬發展綠色扶貧之路,真正實現了造林綠化與脫貧攻堅工作的互促共贏。

來源:商城縣融媒體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