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司相關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交易完成後,華爲海洋將新增全球海纜通信網絡的建設業務。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市場上除華爲海洋外,烽火通信也具備從事海纜通信網絡建設的能力。

(原標題:亨通光電10億元拿下華爲海洋控股權 中國海底光纜加速“出海”-證券日報網)

5G時代的到來催生了海量光纖網絡的更新和升級需求,全球海底光纜通信網絡建設迎來重要發展窗口期,中國企業正積極佈局。

3月9日晚間,亨通光電宣告已完成華爲海洋網絡(香港)有限公司(簡稱“華爲海洋”)51%股權過戶手續,華爲海洋成爲公司控股子公司。在“光纖預製棒-光纖-光纜-光器件-海洋通信及裝備-通信服務”這一較爲完整的光通信產業鏈基礎上,亨通光電將增加國際海纜通信網絡建設業務。

對於早已入局國際海纜市場的亨通光電來說,華爲海洋的加入意味着什麼?有不具名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寡頭競爭的國際海纜通信市場上,中國企業的參與程度有望提升。通過併購華爲海洋,亨通光電獲得了華爲海洋積累了10餘年的海纜建設經驗和產業鏈資源,有助於迅速擴大其在海纜市場的份額。

5G提速光通信產業佈局

以5G領銜的新基建被視爲經濟轉型升級的推進器。

“新基建幾大領域中,5G承擔了產業界連通的角色。”南昌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董曉松教授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同於工業經濟時代,5G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高速公路,新時代的京杭大運河。除5G本身的技術發展以外,從生產端、流通端、消費端都將受益於5G的發展。

作爲整個5G通信的基礎網絡,光通信產業鏈迎來發展機遇。以亨通光電、中天科技爲代表的中國光通信企業正提速相關產業鏈佈局,加速“走出去”,擴大全球影響力。

亨通光電對華爲海洋的收購始於2019年6月份。“前後8個月時間,整個收購事項還是比較順利的。”公司相關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交易完成後,華爲海洋將新增全球海纜通信網絡的建設業務。

方案顯示,爲了獲得華爲投資手中持有的華爲海洋51%股權,亨通光電採取的是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的方式,向華爲投資非公開發行4764.13萬股股份,並向其支付現金3.01億元,交易總額爲10.04億元。

“華爲投資現在是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爲2.44%。”上述人士告訴記者,後續華爲投資會繼續支持華爲海洋以正常業務程序開展經營活動,協助華爲海洋及天津華海(華爲海洋全資子公司)順利平穩過渡。

“走出去”步伐加快

海底光纜是跨國互聯網連接的最重要通信鏈路之一,傳輸能力和經濟性超越衛星通訊等技術手段,是當前最主要的跨洲通信技術。據TeleGeography報告顯示,全球95%以上的國際數據通過海底光纜進行傳輸。

目前全球從事海纜通信網絡建設的企業主要爲SubCom、Nokia/ASN、NEC和華爲海洋。Subcom、ASN和NEC進入海纜通信領域的時間較早、具有先發優勢,2008年前的海纜通信市場長期被上述三大巨頭壟斷。

在海纜通信領域,中國企業是新生力量。成立於2008年1月25日的華爲海洋,通過數十年的海上征途成爲全球第四大的海底電纜工程商。

“目前華爲海洋的全球市場份額佔比爲10%至15%,因項目業主、項目分佈地域等因素,各家供應商的市場份額在不同年度間會有所波動。”採訪中,公司人士告訴記者。

對於亨通光電來說,華爲海洋的加入讓公司的海洋業務板塊如虎添翼。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顯示,全球40%的海纜是2000年之前建設的,已經逐步進入了海纜使用生命週期的尾期。未來幾年,隨着全球數字經濟的深入推廣,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國際互聯網流量增長還會持續提升,數據中心互聯及互聯網帶寬需求將持續增長,全球海纜將進入一個新舊更替的時期,這將引發又一個國際海纜建設高峯。

面對新發展機遇,作爲海纜市場後起之秀的中國廠商競相入局。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市場上除華爲海洋外,烽火通信也具備從事海纜通信網絡建設的能力。總體來說,擁有海纜全產業鏈能力的國內廠商還在少數。

拿下華爲海洋控股權後,亨通光電已開始發力國際海纜通信網絡建設。目前公司正推動實施總投資28億元的PEACE跨洋海纜通信系統運營項目,這條連通亞歐、亞非、非歐經濟走廊的重要通信骨幹由華爲海洋擔任EPC總承包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