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大家都誤會王晶了

原來大家都誤會王晶了

原來大家都誤會王晶了

王晶,原名王日祥,1955年5月3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浙江省紹興市,香港電影導演,電視劇導演、編劇、製作人。在香港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導演人物,父親是導演王天林。

1977年,編寫了第一部電影劇本《鬼馬狂潮》。1978年到1986年期間,編過40多部電影劇本。1981年首次執導電影《千王鬥千霸》。1997年聯同文雋等成立最佳拍檔電影公司。從影以來,他編導及監製的電影包括《精裝追女仔》《最佳損友》《至尊無上》《賭神》等電影作品多達160多部。2014年,王晶因反對“佔中”宣佈與支持“佔中”的藝人杜汶澤、黃秋生和何韻詩絕交,並刪除其全部聯繫方式。2017年,監製犯罪電影《 大嫂》。

在《吐槽大會》最新一期節目中請來了香港導演王晶作爲節目嘉賓。王晶導演向來以影片的高產及質量低下被人熟知。雖然參與制作的影視作品已有四百餘部,但影片質量大多不高。不過,近年來也有如《追龍》這種電影佳作。對於王晶導演的吐槽,光是廣大網友便能說出一堆。

不過,嘉賓鄭則仕登臺吐槽王晶時,卻說出幾句看似吐槽實則肺腑之言。鄭則仕說:在香港電影最艱難的時期,正是王晶導演堅持不懈地拍攝爛片,才養活了一大批工作人員,讓大家都有飯喫。

這段話,應該是以鄭則仕代表的衆多香港電影人的共同心聲,而並非節目組的刻意安排。王晶 導演登臺時也曾自嘲道,王家衛導演拍攝的都是五彩繽紛的花花世界,而自己拍攝的,怎麼看都像鈔票。

確實,如果沒有王晶導演拍攝爛片所賺的鈔票,就沒有許鞍華導演的文藝片《天水圍的日與夜》。商業片,文藝片,內在機理皆非衝突。尤其鄭則仕老師的幾句話,讓中國影迷明白,若沒有像王晶導演拍攝的這種快速流通的商業化電影,若廣大電影人都沒有票房,沒有市場,就不僅僅是對於文藝片的藝術追求,更重要的是會令大量的電影工作人員無法在慘淡的電影產業維持生計,最終使得所有電影從業者不得不轉行。

存在即合理,只要還有觀衆願意消費王晶導演的電影作品,那他執導的電影就尚有存在的理由,且他的存在能令更多電影從業者在電影行業有飯喫,便是他對中國電影產業的貢獻。

當然,關於影迷對於王晶指導電影是爛片的說法,他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爲,這類觀衆只是滿足自己的變態心理罷了。如張藝謀、馮小剛及陳凱歌這類大導演的電影作品,成名後,也經常遭人吐槽是爛片。影迷的這種吐槽,不過只是滿足自己的變態心理罷了,不罵一下,無法體現出自己。但王晶也表示,只要願意對自己執導的影片消費,變態的觀衆也值得歡迎。

王晶導演與其他導演不同的是,王晶敢於直面自己拍攝電影的商業屬性,也敢於承認自己電影的本質便是白花花的鈔票。而王晶導演敢於承認並以商業化爲樂,也正是由於香港商業文化大環境的使然。香港商業時代時,每位導演都不會對金錢避而不談,認爲這是十分合理的電影運營方式。而大陸導演,向來對金錢閉口不談,認爲金錢同電影藝術不該一概而論。

王晶多年來被指僅會拍商業爛片,對於這點,王晶既不反駁也不理會,雖然如此,王晶仍是一個好導演,而他的成功模式,仍值得當今影壇許多導演借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