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晴嵐溝水質清澈,兩岸風景秀麗。(11月1日攝) 記者 江勝 攝

記者從市住建委獲悉,今年我市計劃共投入13.9億元進行水系治理,其中,中標價爲3.327億元的“一湖九河”項目已經完工:10條水系通過清淤疏浚實現水清岸綠、888戶居民搬離澇區實現安居、平均三五年一澇的區域成爲117.67萬平方米的景觀區……

11月1日上午,記者來到“一湖九河”水系之一——秦泉河畔,昔日斷流的臭水溝變成了眼前的風景:河面水光粼粼,護坡整齊劃一,景觀園曲徑通幽,新植的樹木正在醞釀着生機。“一湖九河”項目作爲我市水系綜合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於9月底竣工,完成了河湖治理總面積約1.8平方公里、河道總長約28.6公里、景觀綠化面積117.67萬平方米。實現白澤湖、懷湖河、秦泉河、港橋河、泉潭峽、小港河、晴嵐溝、港口溝、破罡湖泵站前引河、窯溝十條水系的清淤疏浚、生態護坡及堤防填築,沿河景觀綠化、附屬道橋等同步完工,初步實現了防汛排澇、水質改善、生態修復、景觀再造的目標。

“一湖九河”項目作爲安慶市重點工程,是一項集防洪、生態、景觀等於一體的民生工程。通過該項目,沿水系888戶居民納入我市2017年水系綜合治理項目棚戶區改造範圍,包括迎江區長風鄉、濱江街道185戶、經開區老峯鎮703戶,相繼搬離澇區,實現安居。

“前幾年雨季我們小港河岸的居民經常受災,平均兩三年就要淹一次。2016年汛期,小港河沿岸1400畝的土地全部被淹,幾乎絕收。”通過棚改實現安居的老峯鎮居民李文三說。而目前,小港河已成爲開放式的城市景觀園區。

在“一湖九河”項目實現河道清淤、水系連通的基礎上,我市還將配套泵(閘)站建設,增強防汛排澇的功能。同時綜合運用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活水循環、水質淨化和生態修復等系統治理措施,通過一河一湖一策、綜合整治等手段,真正實現水質改善、生態修復、景觀再造的多元目標,建成江河湖聯動的生態水網體系,維護河湖優良生態環境,推進實現安瀾安慶、綠色安慶、美麗安慶。

記者 江露露

免責聲明: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爲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爲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