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成都 記者 崔文官)訊,昨日晚間,瀘州老窖(000568.SZ)"借錢"了,公司公告稱擬發行公司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15億元。募集資金將用於釀酒工程技術改進、黃艤釀酒基地窖池密封裝置,以及制曲配套設備購置等等項目。

此前公告顯示,2019年7月18日,瀘州老窖經中國證監會覈准,公開發行不超過人民幣40億元的公司債券。本次債券採用分期發行方式,其中首期發行規模爲25億元,已於2019年9月4日在深交所發行上市。

公司表示,"這是此前公告的40億公司債的一部分,此舉意在進一步提升優質基酒生產能力,淘汰低端產能,提高生產效率,優化產品結構。"

實際上這並非公司第一發債,瀘州老窖此前層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30億用於技改,而此次公司40億元債發行同樣也是用於技改,前後總額超過70億元。

實際上公司並不缺錢,截止2019年三季度末,公司賬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03億。大量發債背後或許與公司重返前三戰略有關,早期中國白酒前三甲一直都是茅五瀘,不過洋河股份異軍突起,將瀘州老窖擠出前三。此後瀘州老窖更換管理層,"鋒淼"組合上任之初即提出了重回前三的目標。

近兩年高端白酒市場走俏,茅臺、五糧液的高端白酒爲其業績過千億做出了很大貢獻,從這兩年的財務數據看,瀘州老窖中端、高端酒佔收入比重也有所提升,但瀘州老窖的窖池多年未有擴建,高端酒產能不足。

而茅臺此前就提前佈局技改,提高高端酒產能,五糧液更是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擴產,主力窖池都已經進入成熟期,因此纔有此次發債技改。

白酒營銷專家楊承平表示,"對於酒企來說,提價雖然在短期內能夠使得公司業績提升,但限制其業績釋放的最大阻礙其實是產能。尤其是近兩年,高端白酒的需求是越來越旺盛,錯過此前擴產機會的瀘州老窖此時技改有些'亡羊補牢'的味道"。

根據瀘州老窖公告,技改一期到2020年完成,將新建7000個窖池,產基酒3.5萬噸。二期2025年建設完成後產能將達到基酒10萬噸。

此前公司高管曾向財聯社記者透露,"國窖1573目前基酒有2萬多噸的儲備,技改項目建成投產後,原來生產中低等級基酒的老窖池可以置換出來生產國窖1573。"

不過,瀘州老窖在高端市場上的份額並不高,飛天茅臺和五糧液佔據了接近9成的份額,1573僅佔約6%。但對公司來說好消息是,其競爭對手洋河股份"激進"營銷模式"失靈"業績開始下滑了,瀘州老窖能抓住這個機會實現彎道超車嗎?我們拭目以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