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種類繁多,據統計有以下30多種:嗡嗡聲(蚊蟲叫聲)、馬達轟鳴聲、輪渡聲、吹風聲、流水聲、鈴聲、滴答聲、蟋蟀聲、蟬鳴聲、哨聲、嘶嘶聲、放氣聲、電視電臺聲、海潮聲、汽笛聲、浪濤聲、吱吱聲、隆隆聲、咚咚聲、卿卿聲、呼呼聲、沖沖聲、雀叫聲、雨雷聲、樹葉沙沙聲、飛機轟鳴聲、心跳聲、轟轟聲、達達聲、整流器振動聲等,還有一些象聲詞可以用來形容耳鳴的聲音。耳鳴的分類方法非常之多,沒有統一的標準。首先我們要分清的是生理性的還是傳導性的。

在我們身體內部,血管搏動、血液流動、肌肉收縮、關節活動、呼吸運動等,都會發生微弱的聲音,其中距耳較近者,就會感覺出這種聲音。平時由於外界有較強的聲音,把這種微弱的聲音掩蓋了,而沒有感覺出來。但如果走進隔音室或在安靜的深夜,有時就會感覺到耳內有微弱的響聲,這就是生理性耳鳴。生理性耳鳴一般只是暫時現象,不必驚慌,可以不必治療。

第二種是傳導性耳鳴,這種耳鳴的原因是聽覺系統的傳導部分發生障礙,如外耳道腫脹、堵塞、鼓膜穿孔、內陷、中耳炎症、粘連、硬化等。傳音障礙降低了聽取外界聲音的能力,減弱了其掩蓋體內所發生聲音的作用,使之能感覺出來,而成爲耳鳴。再有,通過骨傳導入耳內的聲音,由於傳導障礙,向外逸散渠道受阻,而提高了耳內聲音的感覺,成爲一種以低頻爲主的,象颳風似的呼呼聲。我們自己可以試試,用一隻手捂住耳朵,就感到耳內轟轟的響聲,這就是典型的傳導性耳鳴。

對於傳導性耳鳴,我們有這樣的分類方法:

1.根據耳鳴的發病原因,可分爲耳源性耳鳴和非耳鳴性耳鳴。耳鳴性耳鳴按其發病部位,又可分爲周圍性與中樞性兩大類。周圍性耳鳴包括外耳、中耳、內耳迷路及耳蝸神經等部位所引起的耳鳴。中樞性耳鳴的病變在蝸神經核、中樞通路及大腦皮質聽覺中樞。非耳源性耳鳴泛指一切與聽覺器官無關的疾病所引起的耳鳴,常見病因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神經性疾病等。

2.根據耳鳴能否被他人聽見,可將其分爲主觀性耳鳴與客觀性耳鳴。主觀性耳鳴較常見,佔耳鳴的絕大多數。客觀性耳鳴極少見,此類耳鳴檢查者亦可聽到,且可以記錄,多由於耳附近疾病的影響所致,如頸動脈瘤、頸靜脈球體瘤、咽鼓管肌羣或軟齶肌陣攣、咽鼓管過度開放、顳頜關節病等引起的耳鳴。

3.根據耳鳴的表現特徵,可將其分爲持續性耳鳴和節律性耳鳴。持續性耳可分單一頻率或多頻率的混合,多爲主觀性耳鳴。節律性耳鳴多與血管搏動一致,偶爾與呼吸節律一致,耳鳴的頻率較低,如爲肌肉收縮所引起,則耳鳴的頻率較高。節律性耳鳴大多數爲客觀性耳鳴。

在臨牀上根據音調的高低還可以分爲:

⑴嗡嗡的低聲:一般是由於中耳的急性或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外耳道發炎、耳垢堵塞等引起的聲音傳導受到干擾,這時聽到的耳鳴聲就是自己的呼吸聲、脈波聲、肌肉收縮和關節活動的聲音。這種耳鳴聲會在耳部疾病治癒後自然消失。

⑵高而尖的聲音。

這主要是因爲長期接觸噪音、使用耳毒性藥物、梅尼埃病的反覆發作、巨大聲響震動、頭部外傷、內耳病毒感染或者細菌侵入等,對內耳細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而引起的。正常的毛細胞的聲音感受功能受到感染,聽覺傳輸功能紊亂,引起各級神經結構的自發放電活動傳到大腦皮層,產生耳鳴,這種耳鳴音調比較高,持續比較久,並且通常會伴有耳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