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提起明末大宦官魏忠贤,大家就会想起电视剧中那张可恶的嘴脸。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魏忠贤及他的阉党势力,长期把持朝政,祸国殃民,可谓坏事做尽、恶事做绝。崇祯皇帝杀了他真的是为民除害。但魏忠贤真的没有一点对的地方么?不尽然。至少在边境安全方面,魏忠贤做的还是不错的。

天启皇帝朱由校,从他当上皇帝的那天起就对政事不感兴趣,每天就是想着捣腾他那点木匠活。这时野心家魏忠贤投其所好,告诉他:“你去玩吧,这里有我顶着,有事了我再叫你。”朱由校看有人接手了他的活,也乐得自在,便开开心心的去当他的木匠了。魏忠贤掌握政权后,便开始结党营私,在朝廷里更是一手遮天。地方官吏为了巴结他,四处给他修建生祠,还称呼他为“九千岁”。

东林党人看他不惯,便结党与他对抗。但结果却是,东林党多数成员被魏忠贤逼得家破人亡。崇祯皇帝上位后,收拾了魏忠贤的阉党,开始重新启用东林党人。魏忠贤临终前劝崇祯,不可重用东林党。崇祯不听,以为魏忠贤是贼心不死,临死前还想反咬一口。没想到,在十多年后,崇祯竟然真的因重用东林党而亡国了。

崇祯励精图治,妄图在明朝大厦将倾之际力挽狂澜。可为何还不如坏事做尽的魏忠贤呢?原因在于魏忠贤做对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对边关的少数民族严加防范。他也知道自己的权力都是皇帝给的,如果外族人打进来,他所拥有的一切都会化为灰烬。所以他派遣当时还很忠贞的吴三桂镇守山海关,并重用袁崇焕等边关名将。第二件事,他主张对东南沿海的富庶地区进行重税,保障国库收入,从而给予军事上有利的支持。

但东林党重新上台后,不考虑实际情况,全面推翻魏忠贤所制定的政策。他们不仅在军事后勤上处处节省军费,而且还在党争的过程中将袁崇焕等人给牵扯进去。崇祯杀了袁崇焕后,再无人可压制后金,他们的实力迅速壮大。此外东林党一味的对后金让步,也给了他们发展的时间。而东林党人为了个人利益,上奏取消对东南沿海的重税,要全国各地一视同仁的政策,也压得全国各地的老百姓喘不过气来。最终在内忧外患下,明朝灭亡。

所以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魏忠贤虽恶贯满盈,但也有正确的地方。东林党人为官清廉,却处事迂腐。如果崇祯能够辩证的看待二者,也不至于落得亡国的下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