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大顺政权,并确定年号为"永昌"。

建国称帝之后的他,立马进攻北京,在象征性抵抗后,北京城被攻陷,然后李自成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只不过这高光时刻并不长久,仅仅42天而已。

那么这段时间,闯王在北京干了啥,就很让人好奇了,为何后续会一败涂地更让人好奇,我们就复盘看看,再看有希望翻盘否。

切实地说,李自成是个不懂如何当皇帝的人,换个说法是,他不懂如何做政治家。

这从他的出生。还有起义过程中无数举措,都能得到验证,这一切让他进了北京城后,变得不知所措。

起兵之前的李自成,是驿卒出身,属于国家公务员系统中的一员。

可崇祯皇帝为了节约经费,脑子一热,就将李自成干活的银川驿站给撤了编,原本干得好好的公务员,一下成了失业人口。

失去了生活的依托,李自成也无奈啊,只能一不做二不休造反了。

造反是为了什么,对大多数被逼无奈的人而言,就是吃好喝好呗。

好日子是所有人的期望,李自成也是如此。

大家跟着我,就是因为日子不好过,那么谁的日子好过咧。

地主、宗室、富商呗,没有这群人吸血,我们的日子哪会这么难过。

于是,淳朴的李自成,在渐成起义军领袖之后,给自己树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均田免赋。

这言外之意就是:跟着我,有肉吃,有酒喝,有田种。

这一切咋来?李自成也目标了明确,地主、宗室、富商们。

那个时候的李自成,在无数受迫起义的人眼中,无疑是杀富济贫的侠客和带他们过好日子的猛士。侠客和猛士,嗯嗯,多好的词啊!

但李自成的身份到底应该是什么?答案是政治家。

当他不断向乡间普及儿歌:

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时候,他起义后期的不知所措,也就成了必然!

原因也很简单,作为一个新生政权的掌舵者,你即不让老百姓纳粮,又不让老百姓当差,你这个朝廷吃什么喝什么,拿什么维持军队咧?

这无数问题,无疑不困扰着李自成,也让他明白了自己的孟浪。

啥"均田免赋"哦,这口号太坑爹了。

但,口号出去了,民歌都会唱了,是说吞回去就能吞回去的吗,只要他说我要吞回"均田免赋"的话,他的队伍立马要散一大半。

站在老百姓立场其实很好理解,我们跟你干,就是为了不当差,不纳粮,有饭吃。

你要是跟之前的明朝一样,又纳粮,又当差,跟着你干嘛咧!

这一切,让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陷入了一轮轮恶性循环。

这恶性循环的本质就是,他的所有战斗也好,行军也罢,最终的目的就是抢大户,劫宗室。

简言之,杀富济贫!

可是,富人就那么多,一圈走完之后,就没了啊。

这时局,让李自成陷入深深焦虑,以至于为了能维系自己的队伍,他不断游走到处找钱。

那一刻的他,用的方式依旧是流寇的方式,如果有点点政治头脑,最该做的事情,应该是鼓励恢复生产,倡导创造财富,而不是搜刮财富。

当钱来得太容易的时候,钱就不是钱了。习惯了容易的赚钱,谁又愿意苦哈哈地去耕耘咧。

手下人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如何有耐心等春耕秋收。

于是,李自成就在手下无数人裹挟,在粮草不济的现实面前屈服了。

他将目标指向了大明王朝最富庶的地方,北京城。

只有延续之前的作战方式,以战养战,才有打破困局,甚至变革的契机和可能。

希望北京城有足够支持数年的粮草财富吧,那就有了一次收获的机会。

其实后勤问题严重的李世民,对出兵北京并没有多少信心,人太多负担太重了,大军拖家带口,都是嘴巴,难啊!

李自成的难,让他多次升起退兵心思,就近找补给,但大明朝的军队,却给他打了强心针。

一路进军一路毫无抵抗,山西、北直隶明军的大面积投降,让李自成即忧且喜。

忧的是,人又变多了,喜的是,战事太顺了。

就这样,李自成一路走一路受降,很快就攻到了北京城下。

到了北京城之后,寻思良久的李自成依旧没有第一时间攻城,反而跟崇祯谈起了条件。

他说,只要你答应我割据西北,再给我百万大军供应军饷,我就帮助朝廷讨伐农民军,甚至赶你去打后金。

这话有何深意?

其实正是李自成无奈的体现。

那个时候的大明,虽然被兵临城下,但江南赋税重地依旧在手,有赋税意味着有钱有粮,这都是李自成大军最眼热的。

打下北京,仅仅打下一个城池,但解决不了后续的根本问题。

后勤问题不解决,农民起义军队伍就不好带,如果用兵临城下做威胁,让崇祯答应自己的请求,无疑比拿下北京城更划算,也可以给自己建立政权带来缓冲期。

只要有了缓冲期,李自成或可有机会,在后方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这是李自成的如意算盘!

哪知道崇祯真的是太穷了,看李自成的条件,就头晕。

头晕完了之后,愤恨不已他就骂,在骂了群臣之后,他就自顾自地去煤山上吊了。

上吊了的崇祯,坑了李自成,也让李自成轻易地进了北京城。

得,既然进来了,那就进吧,进去再想办法。

进了北京城后,兴致勃勃的李自成还寻思着恢复北京的统治秩序,顺带打造自己的帝王形象。于是,初开始的他,强调约束军纪,对自己的部下说了不少三令五申的规矩。

大致意思就是,我们是要夺天下的队伍,不能再胡闹了,要听话啊亲。

可惜的是,老问题依旧爆发了,这问题就是没钱又没粮。

要知道李自成的大军,队伍可是很庞大的。

从西安出发的时候,李自成人马是六万人,到了北京之后,经过一路收降纳叛,还有各种投奔,李自成的大军达到了二十多万。

这群人为什么跟着他?答案是:"均田免赋"跟着他有吃的呗。

那么要是没吃的会咋样?兵变,真要兵变,这事可就大了!

于是,入主北京的第九天,李自成憋不住了,开始找大明朝各个前大臣们谈心,对前朝大臣逐个拷问,四处抄家。这群大臣在崇祯朝的时候,面对讲道理的崇祯借钱,一个个装傻充愣,可面对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还有那威力不小的夹棍,各个都成了大财主。

就这么在城里一搜刮,几千万两银子到手,军费问题暂时缓解了,士兵哗变的风险降低了。

但,接下来该咋办,李自成却没有时间去想了。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看上去声势浩大的李自成军,其实主力并不是自己的嫡系部下,反而多是明朝的降军,他们不和自己一条心。

在干了搜刮官员的事情之后,最关键的是要安抚民心啊。

正因如此,才有他不忘拉拢吴三桂的因由出现,因为根基不稳的他,需要一个可以信赖的后方,也需要一个同盟者,稳住吴三桂自己还有在北京安心待下去的可能,要是他也出问题,会出大问题的。

可,这心思却被自己的手下人给败坏了。

李自成大将刘宗敏,玷污了陈圆圆弄的吴三桂火冒三丈,誓言要和李自成决一死战。

当然,这估计也是吴三桂的托词,根源还是吴三桂知晓李自成的底细和实力及政治手腕。

在吴三桂看来,李自成或许是个枭雄,但却不是一个能争天下的雄主,随即两方爆发冲突。

这个时候,不管李自成愿不愿意,都要出兵了。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日,一片石之战爆发,战斗一日之后,吴三桂军渐渐不支,为了逆转局势,吴三桂选择联合多尔衮,共同攻击李自成军。

李自成看似庞大的二十多万兵马,大多是乌合之众,精锐人马仅仅六万多人,如何是吴三桂、多尔衮联军的对手。

战后的李自成带着三万残军仓皇逃回了北京城。

大败而回的他,狼狈样子让城内无数投靠的明军看见了。

他们看着自己的新主人,一触即溃,心里会如何想?当然是人心思动!

然后,北京城爆发大规模劫掠事件,无数大顺军大难临头各自飞,都在寻思着捞一笔走人。

时局糜烂至此,李自成回天无力,随后在谋士顾君恩建议下,选择迅速退回关中。

李自成的心思是,避敌锋芒,凭潼关、黄河天险坚守,和清军做长期斗争。

但,李自成却低估了清朝的多尔衮。

那些曾经跟随自己的明朝将军们,在抛弃自己后,一转身就因为大清的真金白银和高官厚禄,成了清军。

这群被欠饷欠怕了的明军,拿着银子,一个个都成了精锐。

天可怜见啊,崇祯如果知道这群人这么厉害,估计会说:我就是穷死的。

随后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指望坚守潼关、坚守黄河的李自成,被打的节节败退,一路退到了两湖地区。

弹尽粮绝的他们,终于无可奈何花落去,李自成也死了了湖北九宫山。

复盘了李自成最后岁月,估计所有人都看到了闯王大军的关键问题,没有稳固的后勤基地。

如果,不是流寇习性指引下,致力劫掠不事生产,李自成何至于此。

如果,不是因为后勤压力只能不断以战养战,李自成何至于此。

如果,没有攻克北京灭了大明,李自成也不会过早遭遇后金,或许还有稍许机会改玄更张。

一切都是如果,历史又没有如果!

李自成之败,败就败在他是一个侠客,一个勇士而不是政治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