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淳(1483-1544),初名淳,字道复,自号白杨山人。长洲(今苏州)人。他曾以诸生资格贡入太学,卒业后,放弃作官的机会,回到苏州,纵情于艺术创作的生活。陈淳自幼饱学,对于经学、古文、词章、书法,诗、画,都有相当造诣。书画学于文征明,曾尝游文征明门下,文征明曾笑着对他说:“吾道复举业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后为文征明弟子。中年以后,笔墨放纵,诗文书画均有明显个性,自立门户。擅长写意花卉,与徐渭并称为“青藤、白阳”。书法以行草书成就最高,是晚明狂草大家。早期小字行草风格接近于文征明,用笔精细;后期一变为率意纵横,草书的抒情性得到极大的发挥。陈淳的书法以行草书成就最高,是晚明狂草大家。早期小字行草风格接近于文征明,用笔精细;后期一变为率意纵横,草书的抒情性得到极大发挥,开启了晚明个性书法的先声。

《五绝扇面》 草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草书扇面》

陈淳《游白莲寺五言诗扇面》草书 南京博物院藏

释文:秋到白莲寺,萧森浑可怜。……

陈淳《草书岑参七律立轴》 纸本 纵181.8厘米 横71.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鸡鸣紫陌曙光寒 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

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 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 阳春一曲和皆难 右岑嘉州和贾诗 道复书

钤“白阳山人”(白文正方)、“陈氏道复”(白文正方)。

本轴书法多以中锋运笔,使转圆润,偶有偏锋钩拒,刚柔互济,书势飞动雄杰,结体疏放恢张,欹侧多姿,颇有米芾书法的意致。尽管本轴未署年款,但根据行笔老练劲挺及“道复”签款形式分析,大抵呈现出陈淳晚年书法风貌。

陈淳《致研山老弟尺牍》纸本草书 26.7×23.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春来阴雨。不得一造。怏怏。旧有逋负。未能即偿。媿媿。早晚措置来也。幸宽假一二。外拙画二帋。送新秀才。聊致期望之意。正廿二日。道复顿首。研山老弟足下。余素。

陈淳《致道深四弟尺牍》纸本草书 23.9×27.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八房三郎纳妇在此。略略周旋。惜乎不能全备。有同志者。幸原此情。兹因马清送请书。乘便草草。勿罪闲聒。呵呵。廿五日。道复顿首。道深四弟仁厚。谨空。

陈淳《草书诗》纸本。纵34.9公分 ,横428.1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淳是晚明狂草大家,开启晚明个性书法的先声。该帖写于1538年(五十五岁),传说是醉后所书,好像作画一般,每行一字至三字,笔墨放纵,运笔提顿扭转,左倾右倒,或节制或奔放,如醉歌狂舞,纵横争折,线条与墨色交织成不断变动的画面,极富律动的美感。

陈淳《草书七言诗轴》 纸本 纵154.6厘米 横64.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000北京中国千年传世书法珍品展(刊于《中国书法)2001年第2期)

草书自作《春日田舍有怀石湖之胜》诗轴释文:“望湖亭上好春光,尽许游人醉夕阳。亦欲扁舟垂钓去,竹林留我且徜徉。”

“春日田舍有怀石湖之胜。道复。”

钤“白阳山中人”(白文正方)。 鉴藏印:“屺瞻墨缘”(朱文正方)、“曾在朱屺瞻家”(朱文正方)。

此书点画浑厚,笔力老练劲挺,起收之笔以及转折之处皆沉著有力。整篇布局与气势深得祝允明草书神韵。徐渭曾云“道复花卉豪一世,草书飞动似之”。曾经朱屺瞻收藏。

陈淳《五言绝句诗轴》纸本草书 167×31.4cm 苏州博物馆藏

释文:春流高似岸,细草碧于苔。小阁无人到,风来门自开。道复。

内容来源:中国书法家论坛昨天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