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法院、阳光法院、智慧法院

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

青海智慧法院建设简讯

(信息化应用推进会专题-3)

编者按:本讯旨在分享、交流各地智慧法院建设经验与工作措施,通过示范、引领推动全省整体进步。

1.果洛中院召开信息化工作专题研讨会,先则副院长就全力推进全州法院信息化应用提出要求。会议由叶青副院长主持。党组成员、各庭室负责人及信息化运维技术工程师参加了此次会议。审管办总结梳理了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先则副院长强调,全院上下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今后审判工作中的重要性,庭室负责人要在信息化工作中担任部门第一责任人,切实负起责任,加大对基层法院网上办案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审管办要加强审判管理工作,对于信息化工作推进滞后的庭室和法院进行通报问责,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发挥职能作用;各部门要共同努力、协同配合,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审判工作的高度融合,确保智慧法院建设高效推进,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李玉琴)

2.海南中院高原院长主持召开第二次信息化应用推进会,部门负责人以两种身份上台演示系统操作。各部门负责人就本部门信息化应用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并现场以部门负责人、普通工作人员两种身份演示了相关办公办案系统的应用操作高原院长指出,部门负责人是信息化应用的关键责任人和带头人,信息化应用从部门负责人抓起,才能进一步推开,抓出成效。今后,所有法官及辅助人员都要以次此推进会方式进行操作演示。要高度重视省法院的通报,要对通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门培训,让相关人员进行说明和操作演示。要将信息化应用纳入到年终绩效考核当中,引起法官及辅助人员的高度重视,以推进我院的信息应用水平。高原院长最后强调,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信息化应用对加快审判能力和审判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推行网上办公办案是2018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各部门以狠抓“网上同步办案”为重点,推进信息化应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田长有)

3.都兰法院组织开展全院工作人员信息化应用能力考核评价, 院党组推动以考核评价强力促进应用能力提高措施。为落实《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强力推进全省法院信息化应用的若干措施》,该院审管办干警针对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文书智能校对系统、文书智能编写系统、执行案件流程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以及对裁判文书上网、电子签章、节点录入操作使用情况进行全院考核。抽查了书记员对数字化设施设备配备使用及电子卷宗同步生成等情况,对操作不熟练的书记员进行现场指导。在前期整改和督促下,该院电子卷宗制作、裁判文书上网已实现100%。通过此次考核,进一步提高了全院干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乌兰齐齐格)

4.民和法院多措并举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徐德林院长要求院领导带头使用文书智能编写、案件评查等应用系统。该院以“大数据、大格局、大服务”理念为指导,以“深度应用、重在时效”为重点,深度挖掘信息化应用。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徐德林院长高度重视信息化应用工作,将此作为“一把手工程”;领导班子带头使用文书智能编写、案件评查等应用系统,有效调动全院干警积极性。二是完善机制建设。实行信息化应用通报制度,并将应用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每天检查庭审录像存储情况,每月通报收结案和裁判文书上网情况,不定期检查电子卷宗生成情况,并督促按照时间节点及时制作和生成。三是强化应用培训。通过会议室集中培训、数字法庭和业务庭等地实地培训方式,做到培训人员全覆盖。四是大力推进网上办公办案。推行办公、办案无纸化网上流转,目前,请销假、案件修改等事项均已实现网上审批。(李静)

5.城东区法院召开信息化应用第二次推进会,刘平院长提出全面建立“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推进信息化应用新格局。会议由赵宏博副院长主持,院领导、全院干警参加。审管办吴淑玲主任对该院裁判文书上网、庭审公开、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等情况进行了通报。刘平院长强调:一是信息化还需从深度和广度上推进,任何人不能存有应付心态,必须无条件完成任务;二是要重在落实责任,做到“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分管院长要承担组织领导责任、部门负责人承担主体责任,法官是案件第一责任人,法官助理、书记员是具体责任人,审判执行部门做好网上办案,综合部门做好网上办公,审管办做好督促、检查、指导、通报;三是审管办要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能作用,对问题要通报到部门、到人、到案件,要完善信息化考核机制,将信息化工作作为案件质量重要评定标准,与绩效考核挂钩,从制度上保障信息化应用工作的推进。(吴淑玲)

6.刚察法院吴元旦院长召开2018年信息化应用第二次推进会,各部门逐一汇报推进信息化应用工作进展情况。会议传达了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2018年信息化应用第二次推进会精神。各部门负责认真对照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情况、协同办公系统、网上办案系统、庭审直播、庭审公开、电子送达、网上立案、远程视频等信息化应用的使用情况,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吴院长对下一步的工作要求:要落实主体责任,各部门负责人、法官、法官助理都要提高认识,各庭室负责人要召集干警反复学习,全部弄通、弄懂;要切实做到电子卷宗与纸质卷宗同步一致,严格按照电子卷宗生成的时间要求,立案、审理各个环节和结案归档各时间点,同步完成电子卷宗的制作和自动生成;对电子卷宗质量的审查。对没有电子卷宗或电子卷宗错误、与纸质卷宗不符的,及时退回补正,并在系统中不予结案;对违反同步生成时间节点要求的案件,采取“冻结”措施,并加大通报和问责力度,由责任人书面说明原因、报告整改措施。(娜仁才其格)

7.门源法院建立“一学,二用,三交流”的信息化应用推进机制,董永安副院长主持办案办公系统应用交流会。为强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门源县人民法院采用“一学,二用,三交流”的方式召开信息化应用推进会,将网上办案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强化学习,董永安副院长主持学习了《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强力推进全省法院信息化应用的若干措施》及《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管理规范施行》等相关文件,明确了网上办案的责任主体及具体实施内容;二是现场操作,将各个阶段网上操作流程进行系统演示,让法官、法官助理及书记员看清、学懂;三是各庭室交流发言,将信息化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意见建议提出看法,促进交流,让各个流程的信息化工作相互衔接,整体稳步运行。(马海花)

提    示:本讯在省高级法院内网发布,并在内网网站上传相关规范。

投稿须知:各地法院投稿请通过内网cocall发给赵辉(17697356545)

责任编辑:钟雅琼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