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楼市调控的不断升级,以及春节期间疫情的影响,对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少房地产企业的售楼处出现了“无人问津”的现象,同时房地产市场中的成交量同比也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一方面企业的资金压力比较大, 另一方面还要面对运营成本的支出。

因此,面对困局,不少城市均出台了一些政策, 从2月份至今,已经有60多个城市出台了涉及房地产行业的相关政策,例如放松限购、降低首付、展期还贷、缓交出让金等等。那么, 房地产市场迎来的利好政策, 会再次带动房地产市场快速增长吗?

其实,相关机构已经多次表态,将继续坚持“房住不炒”为主要的发展基调,同时房子会慢慢回归到居住属性上。但为了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有媒体还曝出了银行下调首付款的比例,亦或是降低了房贷的利率等等,但很快相关银行就辟谣了,表示“传闻不实”。从目前来看,房地产市场确实迎来了一定的调整,但“因城施策”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发展基调。

有业内人士还表示,通过各地的楼市政策能够发现,从最初的“救房企”已经推进到了“救市场”,但并没有突破“房住不炒”的红线。此外,虽然不少城市均出台了关于房地产的政策,但主要是针对刚需一族的,例如驻马店降低了首套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至20%,购买首套房给予补助等等,从这里能够看出,刚需一族迎来了购房利好。

但相比之下,一些热点城市,亦或是一二线城市,则主要是“救”房企为主,尤其是江苏、上海等地区,还有针对性的调整了土地价款缴付方式和期限、顺延开竣工等,并表示将着力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的发展。虽然各地出台了不少与楼市相关的政策,但财政部、统计局、央行却密集发声,并再次重申了“房住不炒”,还强调了“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从这里能够看出,未来一段时间里,部分城市可能还会出台一些房地产相关政策,但并不会突破“房住不炒”的底线,仅是在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此外,对于银行而言,房贷一直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现如今部分银行也按捺不住了。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末,国内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53.11万亿,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0.2万亿,占比达到了20%,如果再加上住房开发贷款余额,占比也达到了25%以上。

有业内人士还指出,国内的房贷总量在10年的时间里,攀升了30%,不能再任由房地产加杠杆了,同时,居民的杠杆率也一直呈上升趋势,购房还占据了居民负债的大部分。最后,对于刚需一族而言,LPR也在下调,月供也相对少了,房企资金压力较大,可能会采取降价促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