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以“节日之邦”著称于世,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个节日,有时甚至一个节日接着一个节日,其节日之多,世所少见。尼泊尔全国节日300多个,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像尼泊尔一样,为了了节庆而停止日常工作,尼泊尔人几乎每年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准备节日活动。尼泊尔的大多数节日源自对各种神灵的崇拜,政府规定放假的节日有50多个,任何一个旅游者都可以通过参加不同节日感受尼泊尔的宗教文化和传统风俗。

灯节(梵文:दीपावली、Dīpāvali;马拉地语: Diwali;印地语:दिवाली、Diwali;泰米尔语:தீபாவளி、Deepavali),又译为屠妖节、万灯节或光明节,在尼泊尔被成为Tihar。

节日持续五日,于每年印度历八月(天蝎宫)里的第15个满月日(即公历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举行。尼泊尔灯节在尼历的每年八月十五日开始。

此节日是印度教、耆那教与锡克教庆祝以光明驱走黑暗,以善良战胜邪恶节日。后来,印度光明节也被看作内心之光的庆典,一些佛教信徒也庆祝这个节日。

在尼泊尔,灯节是仅次于德赛节的第二大节日,更被誉为最美的节日。

今年灯节将从11月5日开始,持续到11月9日。

节日起源

灯节来自梵语词deepa和avail字面意思是“排灯”。灯节与几个印度的神话有关,这些神话讲的是正义战胜非正义、光明战胜黑暗的故事。

在印度北部,印度教徒崇拜居住在神圣的格法德汉纳山中的克利须那神,认为他是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毗湿奴的第八个化身,灯节是为了庆祝他消灭了破坏天地的阿修罗王纳拉卡苏拉。

南印度人则是追忆罗摩神背井离乡14年,此间他击败了魔王罗波那,最终返回到印度最古老的城市阿约提亚。为了庆祝国王的回归,阿约提亚城的人点亮了数以千计的陶灯。“这个城市为国王的归来举行了盛大而欢乐的庆祝活动,”印度教婆罗门说,“它象征着国王的光芒。灯节的名字凸显了人们的欢乐。”

这个节日对印度的锡克教徒和耆那教徒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锡克教徒来说,灯节是为了庆祝锡克教徒的精神领袖哈尔宾德被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皇帝贾季汉从囚禁中释放出来。

对于耆那教徒来说,灯节是一个纪念耆那教的创立者马阿哈维拉的节日,他死后进入了极乐世界。

节日庆典

灯节前夕丈夫会为妻子购买金银首饰。节日开始后,为了表示对神祇们的尊敬,人们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并进行粉刷。人们穿新衣,决心开始新的生活。商人停止使用他们的老账本,开始使用新账本。入夜后,每个家庭和商店点亮各种灯,烟火充满了天空。朋友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并交换礼物。在节日里,亲戚朋友还会互赠名为“巴菲”的节日糖果。

最赞地是,人们会在自己的住宅和公司、商店门口挂满漂亮的金盏菊。

节日高潮是到圣河中沐浴,以求净化身心。孩子们更是必须到河中洗去身体的污垢,净化心灵。除了祈祷神灵保佑全家人健康,人们还要特别拜拜他们的幸运女神拉克什米。

节日风俗

在尼泊尔,人们视灯节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庆之一,重要性就像圣诞节与新年一样。每逢灯节,人们会把家里精心布置一番,以盏盏油灯或电彩灯,营造出梦幻般的世界,取悦神灵,礼赞生命,庆祝丰收,祈求未来的繁荣和光明。

灯节期间,许多公司都暂停营业,但股市会有一天进行一小时的特别交易,作为呈给拉克什米的献礼。多数尼泊尔家庭会在排灯节期间穿新衣、戴珠宝,拜访家庭成员与公司同事,致赠甜食、干果、礼物。

最庄重的仪式之一是人们灯节期间在自己门口画出美丽的曼德拉(曼陀罗)。首都游客集中的泰米尔街区十字路口,会有专门呈现给各国友人的巨大曼德拉。

尼泊尔灯节

为期5天的节日庆典开始于10月末或11月初。

乌鸦节

第一日向Yama派遣的乌鸦献上稻米作为开端,这些乌鸦是祥瑞之物,也被称为死神,或“死亡信使”。乌鸦们忙绿整年,只有这天可以休息。保证乌鸦们心情愉悦很重要,否则它们就会通报坏消息,让人在未来一年不得安生。

狗节

节日的第二天,人们会为狗点上tika,戴上花环,送上丰盛的大餐。在传说中,狗是“冥界看门人”(这又侧面证明印度教起源希腊神话)。在阴间,正是这些狗带领亡灵穿越死亡之河,让人的灵魂抵达天堂。

吉祥天女节

节日的第三天,人们礼敬母牛,给牛点上提卡,戴上金盏花环,把牛角涂成银色和金色,给牛尾系上圣线。这天被称为Deepawali,也是最重要的一天,当晚财富与幸运女神,吉祥天女拉克什米(Lakshmi)会降临人间,光顾那些点着灯火欢迎她的人家。没人愿意拒绝财富和幸运,所以整个尼泊尔都是灯火通明。再加上新月的辉映,景象甚佳。

孩子们会三五成群地前往邻居家拜访,唱歌跳舞祝福,“不给糖果就捣蛋。”

这个夜晚,漫步泰米尔欣赏各式各样的曼德拉,最后步入梦花园看看点点繁灯融入繁星,是最佳的体验之一。

纽瓦丽新年

灯节的第四天,是加德满都河谷原住民纽瓦丽人的新年,人们将尊小公牛为神。

纽瓦丽人今天都会团圆。家庭成员围坐在天台或地板上,作为家长的父亲会画出两个祈福图案,一个护佑家人,一个敬献死神。然后人们举行家宴,食用象征幸运和昌盛的食品:甜点、鸡蛋、炸鱼等等,还会喝点自酿米酒。盛宴之后,家人们依照次序轮流向死神祷告,再相互间赠送礼物,一般是灯盏、礼帽、坚果、钱币、点心和鲜花等。

兄弟姐妹节

灯节的第五天是兄弟姊妹相聚并相互在额头上贴tika的节日。姐妹通常会赠与兄弟糖果之类的礼物,而兄弟则会回赠钱财。市场和商店忙着准备适当的礼物。

这天,家里的兄弟都要前往姐妹的住所接受多种颜色的“点红”、花环和祝福,增进兄妹间的感情。没有姐妹或姐妹不在身边的人可请邻居的姐妹赐予祝福。独生子女则选择前往加德满都市中心的王后水池,在那里拜神并接受祝福。

此图为地震前的王后水池。2015年地震中王后水池遭到严重损坏,正在重建。

王后水池位于王宫大道南300米处,池中心是一座白色的印度庙,周围是一个很大的水池,有一座长桥与庙相接。该庙一年只开放一天。人们争先恐后地进入王妃池,本来空间狭小的印度庙变得拥挤不堪。身着红色纱丽的婆罗门女祭司会给前来朝拜的男人“点红”。

灯节盛况

“灯节”期间,随便走进尼泊尔的一家商店,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彩灯,门口则有华丽的曼德拉。碗口大的球状灯,水晶一样的棱角,像是红色和白色的液体在内部流动,煞是好看。灯具店里由五光十色的彩灯组成的多个同心圆闪烁出不同的色彩;鞭炮形状的灯管不断发出温暖的红光;从蓝色电线上流出繁星般闪烁的碎光。

有意思地是,许多彩灯上标着“中国制造”。而且,中国制造的印度神像、富有中国特色的工艺品在这个时候也很畅销。

印度教徒有在“灯节”赠送礼物的习惯。镀铜的蜡烛台挑着一个贴有金属皮的蜡烛,是人们送礼的热门货。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印度的象首神甘尼许。在“灯节”里,糖果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节日里,亲戚朋友之间会互送称做“巴菲”的彩色椰子糖,表示对对方的祝福。

灯节里,还会有一些调皮伶俐的猴子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看到这些猴子,不明原因的人一定会把它们当成“灯节”杂耍项目的特殊演员。其实不然,印度人把猴子当作神灵一般尊敬和崇拜。

这其中有一段典故,传说印度教罗摩神在修行过程中受到恶神的陷害,被放逐在环境恶劣的丛林长达14年之久,后来在众多猴神的帮助下,罗摩神终于战胜恶神,回到热爱他的民众身边。从此,印度教徒就把帮助过罗摩神的猴子视为神灵。

由于灯节是象征人性光明打败黑暗,在印度教中属于最友爱,最愉快的庆典之一,就连印度北部旁遮普省,靠近世仇巴基斯坦的边境都充满爱的气氛,双方的边境守军难得卸下武装,握手拥抱还交换甜点。

不过灯节的重头戏还是在晚上。无论在尼泊尔、印度或巴基斯坦,甚至在迪拜,只要是印度教的庙宇,都大排长龙,善男信女都来点灯祈福,交换礼物,到处施放烟火,气氛热闹,就算不是印度教信徒,也以开放的心胸参加这场盛会。

由于这个节日也被视为财富与幸运女神,吉祥天女拉克什米的节日。家家户户都会打扫清洁,点燃蜡烛与油灯,等着女神大驾光临。

灯节,是尼泊尔最璀璨明亮的节日。在这个电力供应不足的国度,届时加德满都谷地通宵彻亮,会有胜过许多国际大都会的美丽夜景。

雨季结束之后,尼泊尔的节日接踵而来。10月至11月从广义上而言,通常有数十个节日,其中包含最重要的德塞节和仅次于德塞节的灯节。当地人几乎整月整月地过节,而他们过节比工作至少认真10倍。

即使节日众多,尼泊尔灯节仍然无愧为最美的节日。那时火树银花不夜天,焰火流年迷人眼,似乎漫天星光都浓缩到了一瞬间。

蓦然回首,你却在灯火阑珊处。

联 系 方 式

叶凉微信:nepaljourney

新浪微博:@叶凉N

佛学院志愿者,联合国南亚特殊贡献奖得主,旅行作家兼国际领队

服务于文化交流,定向援助,南亚深度游开发

欢迎诸位亲们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会有小心意奉上。

注: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欢迎原作者与我们联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