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0年一支由30餘艘艦船1萬餘名軍士組成的船隊從浙江台州的章安港出發駛向未知的大海這一遠航比鄭和下西洋早1175年比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早1260年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蹟

近日國家電影局2018年10月(下旬)備案、立項公示出爐!台州的這段往事將被拍成電影啦

有圖有真相

那麼衛溫與台州有什麼關係呢?來聽小編細細道來

章安:衛溫的首選出發地2018年2月24號中國郵政發行了一套衛溫遠航夷洲紀念郵票而這幅《衛溫浮海夷洲》的國畫又把人帶回1788年前的章安古鎮

位於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章安古鎮的石拱橋,把鎮子分割成了東西兩部分。章安古橋最初建於西漢,因爲橋中間有亭,兩端有樓,橋欄被漆成紅色,所以被稱爲“赤欄橋”。我們看到的章安橋,其實是乾隆四十五年,也就是1780年重建的。如今橋頭的石獅已面目全非,被整修後的石猴取代。橋下的章安古街,當地人稱爲老街。

這條660米長的街巷上,有300多間老屋。祠山廟、葉氏宗祠、林氏貞節坊、黃裕泰當鋪、武進士蔡殿魁故居、葉氏染坊等古老的文化遺存,訴說着當年的繁華。總部位於章安的“方萬盛”藥號,民國時曾是江南的國藥中心,掛有“百年老店,只此一家”的牌匾。章安橋下是回浦河,之所以得名,是因爲它的河道蜿蜒曲折,經過“臨海江”,也就是椒江,流入東海。而在回浦河的上游,則有一座巨大的章安湖。南朝時期孫詵所著的《臨海記》對章安湖有所描述:“郡北四十步有湖山,山甚平正,可容數百坐”。

章安地區最早屬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國,曾有過臥薪嚐膽和西施的傳說。西漢昭帝始元二年,也就是公元前85年,在章安湖畔正式建立了回浦縣。到了東漢章帝章和元年,也就是公元87年,改名“章安”,是在章和年間結束動亂的意思。

公元73年,漢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打通了陸上絲綢之路。與此同時,海上絲綢之路也被打通,章安是重要節點之一。到了公元三世紀,西方的古羅馬帝國陷入分裂中,而東方的中國也進入黃巾之亂和三國時期。

不過,與西方持續的分裂不同,中國的主流思想一直是國家的統一。公元200年,東吳戰略家魯肅正式向吳王孫權提出“鼎足江東,統一中國”的建國方略,史稱“榻上策”,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早了8年。

公元208年,孫劉聯軍在赤壁之戰中擊敗了曹操,長江流域的東吳水軍也成爲當時世界最強大的艦隊。東吳艦隊的造船基地就在章安附近的橫嶼,而章安湖則成爲水軍的操練場。當時東吳艦隊的主力艦是“樓船”。其中最大的“飛雲”級風動力樓船,風帆高達幾十米,共有五層,可承載3000名士兵,排水量達上千噸。

當時古羅馬帝國的艦隊還停留在人力驅動的“槳帆船”時代。而中國人早已採用先進的“四帆”驅動、裝備了搖櫓和船舵。船舵是中國人獨有的偉大發明,帆船並非嚴格順風航行速度才最快,船舵可以掌控方向,實現逆風行駛。直到900年後的12世紀,歐洲人才從阿拉伯人那裏引進了船舵技術。

公元229年,孫權在建康,也就是今天的江蘇省南京市稱帝,國號吳。僅僅一年後,公元230年,孫權就派遣將領衛溫和諸葛直浮海夷洲。此前的225年,蜀國丞相諸葛亮剛平定了西南少數民族的叛亂,留下“七擒孟獲”的傳說。而衛溫下夷洲,也與當時吳國爲了實現統一而平定東南少數民族“山越”的叛亂有關。

“山越”,來源於“百越”,也就是古代南方少數民族。據前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的祖父、臺灣歷史學家連橫考證,公元前334年,越國被楚國滅亡後,一些越國人曾遷徙到了臺灣,成爲臺灣最早居民。

丹陽太守沈瑩在《臨海水土異物志》中,記載了“夷洲民”與大陸“百越民”同根同源的文化淵源關係,還明確寫道:“夷州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這又與衛溫從臨海郡浮海夷洲的行程完全吻合。

三國時期東吳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政策,一是建造城池、設立新的郡縣進行管轄。另一方面,是徵召少數民族人口補充兵員。據《三國志·吳主傳》記載,孫權在黃龍“二年春正月……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數千人還”。

對於衛溫船隊的出發地,歷來有多種猜測。台州學院教授葉哲明經過四十多年的研究,首次認定,秦漢以來,隸屬臨海郡的章安就一直是會稽,也就是今天紹興東部地區通往臺灣的“轉運站”,而作爲當時航海中心和軍事重鎮的章安也就理所當然成爲衛溫的首選出發地。

葉哲明教授對於衛溫浮海夷洲以及東吳在東亞航海史地位等的核心研究成果,也使人們對當年那段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根據當地習慣,元宵節前不外出。如果把當時元宵節的陰曆日期換算成現在的公曆,衛溫出發時間黃龍二年春正月的元宵節後,是公元230年2月24日。

世無首例 中國最先到衛溫(首航夷洲)說明中國大陸政府政治勢力第一次到達臺灣全世界沒有一家只有中國最先到所以根據領土的原則就是誰最先發現先佔的原則

實際的航程並不像舞蹈那麼浪漫。2018年1月底,南方正遭遇雨雪天氣。這裏是位於台州灣的碼頭。當年衛溫船隊就是在同樣的氣候條件下,從此地進入東海的。海面上颳起了八級的北風,出海口風力更是達到九級。碼頭上沒有漁船敢出海打魚,攝製組幾經周折找到一位老漁民,才體驗了當時衛溫出海的情景。

在帆船時代,風向和風力往往對遠航起到決定性作用。於是,在《三國演義》中就有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衛溫和諸葛直很可能參與了赤壁之戰,懂得風向的重要性。衛溫出海正值立春時節,多刮東北風,也叫“條風”。

如果把台州、釣魚島和臺北連成一線,正好組成了一個腰長大約200海里的等腰三角形。有學者推測,衛溫船隊很可能經過了臺灣附屬島嶼釣魚島。

臺北市萬華區的艋胛,位於新店溪和淡水河的交匯處。艋胛,在當地少數民族語言中是“小船”的意思。臺北的發源地艋胛,又被看作是衛溫的登陸地點。

1933年的日據時期,《臺灣通史》作者連橫,字雅堂,在《雅言》第135條中提到,20世紀初曾挖掘出四塊掌印磚。1924年7月,當時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也就是現在的臺灣歷史博物館曾收到過由日本人松延英雄拍攝的四塊掌印磚的照片,照片文字說明是從臺北古亭莊河畔的地下清掃中挖掘出來的“三國時代磚瓦”。

而掌印磚出土地“古亭莊”之所以得名,是因爲這裏曾經有過一個漢人建造的亭子,裏面有一隻用於報警用的鼓。1957年,地質學家林朝棨(q)在淡水河入海口南岸發現“十三行”文化遺址,裏面有鍊鐵爐痕跡,這證明在1800年前的三國時期,曾有一批人突然移民到這裏。

此外,《三國志》記載,除了夷洲,衛溫出海前還有另一個目的地“亶洲”,也就是秦始皇派徐福到東海求取長生不老仙藥的地方。而衛溫沒能找到亶洲,也就成爲未完成使命的理由。而從歷史上看,衛溫的遠航具有重大意義。

臺臺直航 不可分割的兩岸

2018年2月24號,從台州玉環島大麥嶼的對臺直航碼頭開往臺灣基隆的“中遠之星”號客滾輪在節後首次恢復運營。據考證,該航線與當年衛溫所開闢的航線部分重合。

作爲衛溫浮海夷洲始發地的台州,一直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古代絲綢之路一方面傳播物質,另一方面也傳播文化,衛溫之後,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趨勢愈發明顯。

台州天台山的國清寺,是中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也是唐朝鑑真和尚萌發東渡想法的起始地。“天台宗”把中國的儒教和道教思想融入佛教之中,形成“和合文化”,又經過海上絲綢路傳播到日本。

如果說15世紀西方的哥倫布發新大陸,開闢了一個大航海時代,那麼在公元三世紀的中國三國時期,早已進入了大航海時代。而1788年前的那次遠航,連接了難以割捨的大海與陸地,也連接了歷史與未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