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读过这样的诗句:“浩浩临中流,波平心可鉴。极目入青苍,飞岩挂一线。”也曾看过这样的描写:一条古道穿行在悬崖绝壁之间,路尽头的云里雾里,隐约一个亮孔,好像通向天堂的门。这“一线”,这“亮孔”,都是描写的建始县赫赫有名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景阳关。

景阳关雄踞于景阳河北岸峭壁上,俗称关口。“河(景阳河)北山绵亘数十里,叠嶂层峦,峭壁悬绝,猿猱愁度。中有大石,耸峙如门,名曰‘关口’。出口仅一线之道,左纡右折而下,骑舆难施”(《建始县志·道光版》)。景阳关位于花坪镇长槽村,海拔1080米,山口长45米,宽16米。属长槽村辖区斜峰垭山脉斜峰垭山峰。是花坪镇与景阳镇交界的关隘。关口北属花坪镇管辖,关口南属景阳镇管辖。

站在景阳河北岸古渡口边远眺,只见一眼望不到头的、东西向的、巨大的、千余米高的悬崖矗立,峭壁如刀砍斧削,寸草不生,极力显示造化的雄奇,显示大自然对一切生灵的藐视——无法攀援。头向后仰,极目上视,方见连绵峰顶郁郁葱葱。山崖底部为陡坡,下是湍急的清江河景阳河段。眯缝眼仔细分辨,山峰一略凹陷处、云雾之间,有一道亮光,亮光所在地,即为“施南第一雄关”景阳关。相对于整个悬崖峭壁而言,这关口太小太窄。

景阳关雄立于万仞绝壁之间,有“万山来朝贺”之势。关两边悬崖壁立,峰峦叠嶂,关下河谷幽深,坡陡路险。从关口至清江北岸古渡口约7.5千米,曲曲折折的万千石级,则是昔日的古大道。大道由青石板砌成,沿峭壁陡坡蜿蜒崎岖左纡右折而下,不能骑马,不能乘轿。空手而行,自渡口向上走,气喘吁吁,汗流干,腿欲断,才能爬上景阳关;自关口向下行,头晕目眩,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生怕一脚踏空,直接滚到河岸边,待下到古渡口,早已冷汗湿衣襟。清道光三年(1823),江苏监生顾羹梅任建始县大岩岭县丞署县丞,经过景阳关后留下了《关口》一诗,其中的“拾级连步跻,蛇径纡而曲。肩舆旋转难,登顿劳双足”“扼隘俨雄关,考古无高躅。俯视人村稀,炊痕互断续”等诗句,形象描绘了景阳关的雄奇和登关之艰难。

景阳关为古代川盐入湘的重要通道,也是原景阳河北岸大片区域到南岸到官店的唯一通道,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根据可查史籍记载,早在明代,朝廷就在此修建了防御工事,垒木石于关隘之上,防御兵匪觊觎。清嘉庆元年(1796),白莲教在江南官店安营扎寨,建始知县惶恐不安,于是重修景阳关隘,筑高高的、长长的石墙,石墙上分层密布着射击孔,中开石门,石门南出口1487级石台阶直达山麓,门额上方“景阳关”三个大字端正醒目,左右门框上镌刻一副对联:“峻岭龙蟠胜接西鸿灵秀,雄关虎踞显似南圉屏藩。”站在景阳关口,俯瞰山麓,让人顿时产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感慨。难怪清道光年间任建始知县的袁景晖登临景阳关,留下了“旧设崖关险,传闻雨洗兵,天梯心目敞,俯瞰一江清”的诗句。

关口得名景阳关,一个原因是关口位于景阳河北岸峭壁之上,因景阳河而得名;一个原因则是得名于人名,据传,“景阳”本是廪君手下的一员大将、猛将,廪君巴务相带兵统一了清江流域之后,见这里地势险峻,派自己的爱将镇守这里,筑城守关,因是景阳驻守之地,遂用景阳之名为地名,关也随之得名景阳关,而在景阳革塘坝出土的巴人虎钮錞于,也成为了巴人曾征战此地、曾派大将镇守此地的重要历史物证。

雄踞景阳河北岸峭壁之上的景阳关,历经数百年,如今更显沧桑厚重。高约五米,长数十米,厚约一米,清一色长方形大石块砌成的关墙,至今仍稳固完好;关墙正中高大关门上的“景阳关”三个大字,仍笔力雄宏遒劲,显示非凡气势。虽选择步行穿过景阳关口来往的行人大大减少,但景阳关仍栉风沐雨,默默关注着花坪、景阳二镇的崭新变化。(资料搜集:刘佳 汪启宏 撰写:邱晓平)(编辑黎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