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讀過這樣的詩句:“浩浩臨中流,波平心可鑑。極目入青蒼,飛巖掛一線。”也曾看過這樣的描寫:一條古道穿行在懸崖絕壁之間,路盡頭的雲裏霧裏,隱約一個亮孔,好像通向天堂的門。這“一線”,這“亮孔”,都是描寫的建始縣赫赫有名的州級文物保護單位——景陽關。

景陽關雄踞於景陽河北岸峭壁上,俗稱關口。“河(景陽河)北山綿亙數十里,疊嶂層巒,峭壁懸絕,猿猱愁度。中有大石,聳峙如門,名曰‘關口’。出口僅一線之道,左紆右折而下,騎輿難施”(《建始縣誌·道光版》)。景陽關位於花坪鎮長槽村,海拔1080米,山口長45米,寬16米。屬長槽村轄區斜峯埡山脈斜峯埡山峯。是花坪鎮與景陽鎮交界的關隘。關口北屬花坪鎮管轄,關口南屬景陽鎮管轄。

站在景陽河北岸古渡口邊遠眺,只見一眼望不到頭的、東西向的、巨大的、千餘米高的懸崖矗立,峭壁如刀砍斧削,寸草不生,極力顯示造化的雄奇,顯示大自然對一切生靈的藐視——無法攀援。頭向後仰,極目上視,方見連綿峯頂鬱鬱蔥蔥。山崖底部爲陡坡,下是湍急的清江河景陽河段。眯縫眼仔細分辨,山峯一略凹陷處、雲霧之間,有一道亮光,亮光所在地,即爲“施南第一雄關”景陽關。相對於整個懸崖峭壁而言,這關口太小太窄。

景陽關雄立於萬仞絕壁之間,有“萬山來朝賀”之勢。關兩邊懸崖壁立,峯巒疊嶂,關下河谷幽深,坡陡路險。從關口至清江北岸古渡口約7.5千米,曲曲折折的萬千石級,則是昔日的古大道。大道由青石板砌成,沿峭壁陡坡蜿蜒崎嶇左紆右折而下,不能騎馬,不能乘轎。空手而行,自渡口向上走,氣喘吁吁,汗流乾,腿欲斷,才能爬上景陽關;自關口向下行,頭暈目眩,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生怕一腳踏空,直接滾到河岸邊,待下到古渡口,早已冷汗溼衣襟。清道光三年(1823),江蘇監生顧羹梅任建始縣大巖嶺縣丞署縣丞,經過景陽關後留下了《關口》一詩,其中的“拾級連步躋,蛇徑紆而曲。肩輿旋轉難,登頓勞雙足”“扼隘儼雄關,考古無高躅。俯視人村稀,炊痕互斷續”等詩句,形象描繪了景陽關的雄奇和登關之艱難。

景陽關爲古代川鹽入湘的重要通道,也是原景陽河北岸大片區域到南岸到官店的唯一通道,歷史上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根據可查史籍記載,早在明代,朝廷就在此修建了防禦工事,壘木石於關隘之上,防禦兵匪覬覦。清嘉慶元年(1796),白蓮教在江南官店安營紮寨,建始知縣惶恐不安,於是重修景陽關隘,築高高的、長長的石牆,石牆上分層密佈着射擊孔,中開石門,石門南出口1487級石臺階直達山麓,門額上方“景陽關”三個大字端正醒目,左右門框上鐫刻一副對聯:“峻嶺龍蟠勝接西鴻靈秀,雄關虎踞顯似南圉屏藩。”站在景陽關口,俯瞰山麓,讓人頓時產生“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感慨。難怪清道光年間任建始知縣的袁景暉登臨景陽關,留下了“舊設崖關險,傳聞雨洗兵,天梯心目敞,俯瞰一江清”的詩句。

關口得名景陽關,一個原因是關口位於景陽河北岸峭壁之上,因景陽河而得名;一個原因則是得名於人名,據傳,“景陽”本是廩君手下的一員大將、猛將,廩君巴務相帶兵統一了清江流域之後,見這裏地勢險峻,派自己的愛將鎮守這裏,築城守關,因是景陽駐守之地,遂用景陽之名爲地名,關也隨之得名景陽關,而在景陽革塘壩出土的巴人虎鈕錞於,也成爲了巴人曾征戰此地、曾派大將鎮守此地的重要歷史物證。

雄踞景陽河北岸峭壁之上的景陽關,歷經數百年,如今更顯滄桑厚重。高約五米,長數十米,厚約一米,清一色長方形大石塊砌成的關牆,至今仍穩固完好;關牆正中高大關門上的“景陽關”三個大字,仍筆力雄宏遒勁,顯示非凡氣勢。雖選擇步行穿過景陽關口來往的行人大大減少,但景陽關仍櫛風沐雨,默默關注着花坪、景陽二鎮的嶄新變化。(資料蒐集:劉佳 汪啓宏 撰寫:邱曉平)(編輯黎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