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關注 | 海外媒體:中國將多招並舉推動經濟增長

海外媒體稱,中國政府10月31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認爲中國的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對此要高度重視,增強預見性,及時採取對策。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10月31日報道,在政府作出上述表態的幾個小時前,採購經理人指數顯示中國國內經濟形勢不佳。中美貿易戰以及清理國內債務問題對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造成了影響。

報道稱,在這些緊迫的制約因素下,從減稅到放鬆監管,中國官員們迄今爲止增加了適度的政策支持。

穆迪分析公司的經濟學家卡特里娜·埃爾說:“近年來,中方的行動一直是在處理金融體系中的風險和穩定經濟增長之間找平衡,而後者似乎再一次成爲更迫在眉睫的問題。”

摩根大通公司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說,中美貿易緊張關係加劇正變得越來越像一場貿易戰,而不僅僅是一場“小衝突”。

10月31日的政治局會議重申,中國將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1日報道,隨着中美貿易緊張關係加劇,中國爲私營經濟規劃出新策略。

官方的新華社報道稱,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31日召開會議,認爲“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外部環境也發生“深刻變化”。中共中央政治局還表示:“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

“對此要高度重視,增強預見性,及時採取對策。”“要……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抓住主要矛盾,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要切實辦好自己的事情,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另外,中央政治局10月31日“集體學習了”人工智能發展現狀和趨勢,並表示中國必須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

▲10月20日,杭州,觀衆與一款人工智能機器人進行互動。(視覺中國)

京東金融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領導層似乎改變了對中國經濟前景的觀點,併爲貿易戰曠日持久的餘波做好準備。

在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稱今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會議稱,中國決定繼續“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又一次強調“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報道稱,但他們也明確發出信息稱北京將毫不動搖支持民營企業。

此外,中央政治局31日還稱中國將“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編輯 | 田欣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