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光緒年間,河南安陽有一個理髮匠,身患瘡癤而無錢買藥醫治,就用撿來的骨片碾成粉,敷在瘡上,不久膿水被吸乾,傷口也就痊癒了。他請教過大夫,說這甲骨片就是中藥龍骨,於是他四處收集這種骨片,賣給藥鋪。

後來,一個叫王懿榮的官員患了瘧疾,也按醫生的處方從藥店中抓來了龍骨等藥物。當查驗藥物時,他發現在這些龍骨上有刀痕,仔細一看,是一些像文字的符號,與殷商青銅器上的銘文竟然十分相似。

原來這些甲骨是商代占卜所用的骨片,上面的文字即是甲骨文,是殷商時期的文字。於是,這些刻字的甲骨也身價倍增,成爲了研究歷史的重要線索。

龍骨

龍骨的作用與功效

爲古代多種大型哺乳動物,如三趾馬、犀類、鹿類、牛類、象類等骨骼化石或象類門具的他石。主產于山西、內蒙古、河南、河北、陝西、甘肅等地。全年均可採挖除去泥土及雜質,貯於乾燥處。生用或煅用。

【性味歸經】 甘、澀,平。 歸心、肝、腎經。

【功 效】 鎮驚安神,平肝潛陽,收斂固澀。

【應 用】 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心悸失眠、驚癇癲狂、肝陽眩暈及滑脫諸症。

此外,煅龍骨外用,有吸溼斂瘡、生肌之效,可用於溼瘡癢及瘡湯久潰不愈等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