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豬鞭,歡迎來到本期《我們玩了啥》。

近兩年,3.5mm耳機口的“科技含量”,是越來越高了。

主流旗艦iPhone 11系列、三星S20系列,華爲Mate 30系列,都“被迫”放棄這一配置。

如此一來,大家選購耳機的重心,只能轉移到藍牙耳機上。

可相比成熟的手機市場,目前藍牙耳機市場魚龍混雜,是個人都能貼牌賣耳機。

因此,不少小夥伴在後臺留言,希望出點藍牙耳機的文章。

剛好,豬鞭拿到了Jabra(捷波朗)最新的第四代真無線藍牙耳機Elite 75t,使用一週後,寫出了這份體驗報告。

說到Jabra這個品牌,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它的母公司GN Group大北歐集團,卻是大名鼎鼎。

大北歐,來自丹麥,有150年的歷史。

當年中國的第一家電報局,就是由它在上海建立,並組織科學家將漢字轉變爲摩爾斯電碼。

在藍牙耳機行業,大北歐的地位和奔馳在汽車行業差不多——

世界首款藍牙耳機,就是大北歐研發出來的。

目前,Jabra真無線藍牙耳機,在歐美地區廣受歡迎,一度躋身爲行業TOP2。

國內市場雖然比較低調,可實力不容小覷。

說回產品,Elite 75t拿到手的第一感覺是小和輕,隨便拿幾個真無線做參照物。

右下角那款是Jabra Elite 75t

可以明顯的看到,

無論是耳機還是盒子,Elite 75t都比市面上大部分真無線小一大截。

體積質量上的優勢,反饋到了佩戴上。

豬鞭多次戴着Elite 75t上下班,

在一個多小時的通勤中,基本沒有漲耳的感覺。

話說,當下能把佩戴舒適度放在第一位的真無線真不多,Jabra應該是發揮了集團的本能優勢。

普及一下:大北歐另外一塊生意是高端助聽器,所以對耳朵的研究和了解很深。

官方說研究了8000個耳朵

,這樣本數在耳機界也沒SEI了,畢竟助聽器基本是根據每個人的耳朵定製的。

對比Elite 75t的小巧輕便,那些大塊頭真無線耳機的佩戴就差了很多,有些半小時後就有漲耳的感覺。

更大的問題,還在“穩定性”方面。

拿索尼降噪豆來說,大部分是在耳朵外面的,

這導致你不管用哪種耳套,都會有一種“戴不穩”的感覺。

動作大一點就容易掉,不時要把它往耳朵裏用力按一按。

不僅是降噪豆,像森海“木饅頭”、B&O E8這類體積較大的真無線耳機,都有類似的問題。

這一點Elite 75t的表現,就要出色很多。

除了人體工學的影響,Jabra自主研發的親膚硅膠EarGels™耳膠,也讓耳機更加貼合耳道,戴着跑步依舊穩定。

Elite 75t的被動降噪也相當優秀,豬鞭近一週上下班通勤,以及午休,大都戴着它。

就算旁邊有人抖音外放,或大聲喧譁,播放音樂後也都基本聽不到,隔音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被動降噪的優勢,是不用擔心主動降噪帶來的耳壓增大的不適感。

Elite 75t共有三種配色

分別是鈦黑色、黑色、米金色

隔音太好的小缺點,是略帶一些聽診器效應,好在可以接受。

操控和延遲方面,Elite 75t支持藍牙5.0,兩個耳塞上都有按鍵。

連接很簡單,長按兩隻耳塞上的按鍵3秒鐘,看到右耳塞閃爍藍光時,即可與手機配對。

配對過一次後,只要打開手機藍牙,從耳機盒裏取出耳塞就能自動連上,蘋果安卓都能兼容。

聽歌時,拿下一個耳塞自動暫停,重新戴上恢復播放。

通過兩隻耳塞上的按鍵,你可以完成“調節音量”、“暫停/播放音樂”、“接聽/掛斷電話”等等操作。

無論是聽歌還是玩遊戲,都幾乎感覺不到延遲。

值得一提的是,Elite 75t有一個多點連接功能,可以同時連接兩個設備。

像豬鞭這種既有iPhone又有安卓手機的,可以讓兩臺手機與Elite 75t友好並存。

而通過它,你在用iPad看電影時,還能監聽手機通知,特定情況下非常好用。

音質方面,Elite 75t用了6mm的揚聲器單元。

在用Elite 75t聽《願得一人心》時,高頻清晰明亮,能很好的將周深那種清亮、空靈的人聲表現出來。

對於其它類型的歌曲,可以通過調節配套App Sound+裏的均衡器,來達到滿意的效果。

不像網易雲那種讓你自己拉曲線的做法,

Sound+裏有默認、語音、低音增強、高音增強、流暢、賦予能量這六個選項。

聽人聲時可以用“默認模式”,聽絃樂時可以用“高音增強”,聽搖滾時可以用“賦予能量”......

除大編制外,大多數音樂都能輕鬆駕馭。

Sound+裏還有一個音景的功能,如果在嘈雜的環境下,需要午休或專心時。

可以通過開啓白噪音、海浪、下雨聲、鳥叫聲等自然界聲音,給自己一個舒適安靜的氛圍。

對了,針對被動降噪效果太好的“問題”,Elite 75t也開發了一個側聽模式。

類似於AirPods Pro的通透模式,

按一下左耳塞,就能聽過環境音,過馬路或和他人談話時很是好用。

續航方面,別看Elite 75t體積這麼小,續航卻超過大部分真無線耳機。

官方數據顯示:兩個耳塞充滿電後,單次能用7.5個小時,配合充電盒能用28個小時;快充15分鐘,就能使用1個小時。

如果不常用的話,基本半個月才需充一次電。

豬鞭實測單次用了7小時12分鐘,離官方單次的7.5小時,略微有些有一點點區別,大概跟我使用的音量有些關係。

Elite 75t還有一個值得誇讚的點,是通話。

前兩天豬鞭戴着Elite 75t坐地鐵時,一個朋友打電話來。

在沒有說明地點前,他根本不知道我在地鐵裏,周圍地鐵行駛的轟鳴聲、報站聲基本被隔絕了。

據悉,Elite 75t擁有四個麥克風,它與Jabra的DSP和波束形成技術配合得很好,可以在不干擾背景噪聲的情況下,實現清晰的語音傳輸。

背後有個“好爸爸”就是好,大北歐作爲通訊科技行業領導者,讓Jabra有了充足的資本。

一週的體驗下來,豬鞭對Elite 75t還是相當滿意的,很適合我這種she職chu場qing人nian士。

舒適的佩戴、優秀的降噪,讓豬鞭可以在通勤、午休時,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

在Sound+ App的幫助下,能輕鬆駕馭各種類型的音樂,滿足不同人的喜好。

長續航、多點連接、穩定的藍牙,也讓Elite 75t使用起來省心,不折騰。

背靠大北歐,作爲國際品牌,品質售後有保障。

另外,Elite 75t還支持IP55級防水防塵,不用擔心運動時流汗。

對比索尼降噪豆、森海“木饅頭”、B&O E8這些耳機,它的優勢主要在佩戴方面。

對於佩戴時間久的人來說,Elite 75t無疑更適合。

最後問個問題,大家有用過Jabra家的耳機嗎?體驗如何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