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参加这次祭祀活动的大都是孔孟颜曾四氏后裔子孙,当时主持人谈及孔子的时候,我便想到了我的祖先,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人”中便有我冉氏家族的五人,还有三人位列“十哲”,作为冉氏子孙,我是骄傲自豪的。我们终有一天也会死去,也会成为子孙们祭祀的对象,若是想要后裔对我们持深切缅怀之情,我们就得先从自己做起,祭祖要至情,这样也算是身教了,也自然能够活在子孙心中,便可永生。

文丨冉立旭

清明之前,我得知天津文庙要在清明那天举行祭祖仪式,作为读书会会员可以免费参加,本来我对这种活动是完全不感兴趣的,但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去瞧上一瞧。参加完昨日的祭祖活动,觉得这一去还是值得的。

此次活动令人极为震撼的是祭祖仪式,因本人身高有限,全程看到的几乎是攒动的人头。虽然视觉有限,但是听觉不失,能够听到鼓声、钟声强有力的振动,祭祀主持人洪亮且浑厚的的嗓音,当然也能够感受到场面的隆重感。盛大的仪式、红色的服装、端庄的神情无不体现着对祖先的敬畏感。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如此庄重的祭祖仪式,也是第一次现场感受古人的祭祖仪式。

参加这次祭祀活动的大都是孔孟颜曾四氏后裔子孙,当时主持人谈及孔子的时候,我便想到了我的祖先,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人”中便有我冉氏家族的五人,还有三人位列“十哲”,作为冉氏子孙,我是骄傲自豪的。不免感谢孔夫子培育出如此优秀的弟子,便面对孔子神像拜了拜。还是曾仕强教授教导的好:谢天谢地,不忘祖先,敬畏圣贤。

既然是清明节,不免会提到清明。清明,它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节日。清明是春祭的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在我们那,每逢冬至、除夕、清明、中秋必会祭祖,总感觉我们中国人真的很重视祭祖,它已经融入了我们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有时候,我感觉这只是形成了一种既定的模式,慢慢地也失去了它最初的意味。

清明节它主要是祭祀祖先和故去的亲人,表达祭祀者对死者的思念之情,体现着孝道。我们终有一天也会死去,也会成为子孙们祭祀的对象,若是想要后裔对我们持深切缅怀之情,我们就得先从自己做起,祭祖要至情,这样也算是身教了,也自然能够活在子孙心中,便可永生。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仕强教授解释道:“郑重 地祭祀祖先,最好全家人都参与。亲人过世,要尽力尽忠地送终,祭拜祖先,要诚心恭敬地追思。家家这样做了,社会必然和谐,风气敦厚”。

此次活动,我是作为曾氏后裔参加的,源于我是曾仕强教授的学生,我视曾公为人生明师,虽未曾谋面,但其音容神态早已刻在心中。这是曾公逝世后的第一个清明,作为因其智慧受益的人,深切缅怀恩师,感恩他是我应该做的。若是要我具体说说他影响了我哪些,我还真说不出来,反正我觉得他影响了我,心灵深处也能够感受到他对我的教化,或许,这也是一种感应吧。

感谢曾公出现在我的生命中,感谢良心读书会的存在,否则,我不会认识那么多志同道合的人,也不会有我现在微不足道的智慧。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明师故去!已逝不可追,未来犹可期!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就让我们这些受益人追随曾师的智慧,良心做人,本分做事,求一个问心无愧!

青春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