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中逐漸升溫

“今天一早起來,家裏就特別熱了,一模暖氣片燙手,看溫度計已經22度了。特別感謝供熱的工作人員,從暖氣片安裝到後面調試,特別用心。”家住河東區金昌裏小區的仝穎老人告訴記者,她今年75歲了,剛買的房子沒有暖氣,急壞了,多虧了供熱站幫他們解決了大問題。

供熱站工作人員幫忙調試

11月1日,天津市供熱第一天,市民家中逐漸升溫,各供熱站將準備打壓試水、排氣等工作做在前面,首日報修量相對往年減少。據供熱部門介紹,供熱初期報修主要集中在“氣堵”問題。

市民家中已經22度

“像仝穎老人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有個別家裏還有沒有暖氣管線的,列入改造計劃後,我們七八月份就開始着手,鋪設管線、拓寬暖氣管道、增設暖氣片……徹底解決居民家中暖氣不熱的問題。”天津能源集團天津市熱電有限公司熱力專責段軍說,我們一年四季都沒有休息,今年4月份,供暖季剛剛結束,就將供暖期間發現的問題一一整理,列入夏季改造計劃,管道、設備養護維修施工,提前打壓試水檢測管道,將可能的故障提前發現,提前解決。以管理二處爲例,管轄區域涉及約4萬餘戶,第一天僅100多戶報修,數量較往年大大減少。

中繼泵站

人工巡查

實時監控數據

據介紹,天津市熱電有限公司負責和平、河西、河東、河北、東麗5個區域約1900萬平方米、16萬戶的供熱任務,從東北郊熱電廠通過主管網途徑24公里,經過一次中級泵站加壓,輸送到二級泵站、換熱站進入市民家中。

“中繼泵站就相當於人體的‘心臟’,爲輸水主管網加壓,和平區是我們管轄的末梢,如果沒有加壓,末梢溫度就會不達標,爲了維護好熱源的‘主動脈’,我們24小時值守,緊盯管網壓力、水溫,一旦出現偏差,立馬啓動應急預案。”東北郊熱電廠一級中繼泵站站長郭春河說。

無人機巡線

無人機發現漏點

“由於我們覆蓋的區域面積大,管網維護、設備監管工程量非常大,對此,我們啓用了實時監控系統,可實現水溫、水壓、管網補水等參數的實時監控。此外,設備還能根據室外溫度自動計算出管網輸出溫度,智能調節市民家中溫度。”設備管理專責趙睿告訴記者,現在換熱站實現了“無人值守”,通過遠程數據上傳和視頻監控,及時發現問題,但是爲了保障安全,依然每天安排了多次人工巡檢。

此外,爲了精準發現漏點,今年,天津市熱電有限公司還啓用無人機搭載紅外熱成像設備巡線。“前天,我們發現和平區一段水壓不穩定,但是白天進行了人工巡檢,沒有發現任何漏電,等到晚上地面溫度下降後,我們啓用無人機,通過紅外線發現一個排水井附近紅外成像特別深,經現場查看,果真看到了漏點。”天津市熱電有限公司生產管理部主任助理於志超說,多虧了無人機的投用,讓我們及時解決問題。(津雲新聞記者 董立景)

供熱初期有問題聯繫這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