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綽號“華裔賭聖”,靠算牌瘋賺1000萬美元,頭腦可比英特爾芯片

相信很多觀衆都看過好萊塢經典大片《決勝21點》,其故事劇情是來自真實的故事改編,今天我們要說的人物不是悍匪,而是一位亞裔賭聖——馬凱文。正如電影中所飾演的那樣,馬凱文是麻省理工的高材生,憑藉着天才般的頭腦,在賭博遊戲“21點”上叱吒風雲,他的算牌能力被譽爲“英特爾芯片”。

要想在賭桌上贏到錢,除了出老千與靠運氣,還有一門方法便是實力,實力是經驗與局勢把控所帶來了。馬凱文第一次接觸到21點是在“麻省理工21點小組”,當時他大三,成員都是靠精密的數學計算來提高21點的贏牌幾率。21點的獨到玩法讓高材生們認識到這其實是一個概率學遊戲,在雙方起手都差不多的情況下,馬凱文能通過算數與推理將贏的幾率提高3%,雖然只有這麼一小點,但是隻要對方一出現失誤,這3%便是100%。

馬凱文立刻發覺到了賺錢的商機,他與同學轉戰美國的多個賭場,每逢21點賭博遊戲便會贏得盆滿鉢盈。每個週末馬凱文都會帶着十萬美元出入拉斯維加斯與大西洋城,他們回校時經常滿載而歸,有時一晚上就能贏走90多萬美元,塞滿露營用的圓筒行李袋。當然賭場方面也注意到了這夥人,畢竟這樣的行爲是破壞賭場的公平環境,是斷了賭場的生意,所以賭場方面禁止馬凱文與他的同學進入賭場。他們不僅上了各個賭場的黑名單,而且馬愷文等人成爲美國境內近百家賭場“21點”牌桌的“拒絕往來戶”。只要他們進入賭場,賭場員工便會以防賊似的眼神緊盯着他們。算牌並不是出老千的行爲,但賭場也有權力如此對他們,就像像餐館對待着裝不整的顧客一樣,拒絕提供服務。許多賭場甚至坦白告訴這些算牌者,他們不受歡迎,若執意進場,將會背上侵入私人產業的罪名。對於賭場的這一主張,就連法院也表示支持。思前想後小編覺着,是不是美國法院的法官們也在他們手上輸了錢呢?

馬凱文等人的身份暴露和一位女私家偵探有關,當年各大賭場在21點上紛紛出血,於是聘請了私家偵探解決這一問題。女偵探貝佛莉·葛里芬介紹:“他們有時打扮成網球隊員,有時化裝成西裝革履的商人。你根本不知道他們會如何出現。我們只是像玩真正的大拼圖板一樣,把各種線索一點一點拼湊起來,逐漸發現一些相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玩牌。”馬凱文與同伴身份暴露後只好轉戰各大小型和地下賭場。有一定實力的賭場會安裝監控與人臉識別,只要馬凱文等人出現就轟走,經管他們僞裝技術高超,但也逃不過機器的識別。而實力較弱的賭場也被迫安裝持續洗牌機,一臺1.8萬美元,這樣一來馬凱文等人的算牌能力就失效了。

馬凱文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在賭場賺得了1000多萬美元,賭場方面增加措施後,馬凱文宣佈退出21點的遊戲,但隨後便轉戰網絡賭博,自己親自擔任主持人。此外他與曾經的同伴以“21點研究所”的名義在紐約、拉斯維加斯開辦研討會,專門講授算牌技術。不過,一張門票貴達899美元,參加者除了可以聽課一整天,還可帶功課回家繼續練習。據悉,這些課程的內容包括:如何算得正確、調整賭注、完全掌握21點的基本策略、瞭解修正策略的時機等。

後來他的故事便被搬上了好萊塢的熒幕,他本人出任影片導演,並客串了戲中的莊家,可謂是過足了戲癮。馬凱文曾不止一次表示:“有時候,我真的很懷念那段日子。憑着一點點算牌能力就能賺到那麼多錢,怎麼可能不想念呢?”

小編覺着賺錢有很多方法,賭博並不是其中一點,既然馬凱文佔用了社會教育資源,那麼就應該爲社會做出一些貢獻,馬凱文是高材生應該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到真正的實處。當然中美文化與三觀是不一樣的,但總歸來說賭博都是不好的行爲,賭博只有輸沒有贏,真正的贏家只有不賭錢的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