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敬宗宝历年间(825年正月-827年二月),有一个爱好道术的有志青年邓甲,来到茅山,向著名道士峭岩大师求教。峭岩闻名于世,能点石成金符咒驱策鬼神。邓甲谦卑恭顺不辞劳苦地侍奉峭岩,终日少有睡眠,峭岩坐着,他站着伺候,峭岩睡着了,他坐在一旁伺候,每天也就打个盹儿了事。峭岩很是感动,决定传授他道术。可惜,邓甲似乎天生不是这块材料,峭岩教他炼丹术,邓甲一点即通勤奋练习,可是每次快成功的时候,丹炉就爆炸。教他用符咒驱鬼神,咒语一学就会,仪式也一点就透,可就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道藏》背得滚瓜烂熟,却一点通灵之术都没有。搞得峭岩也很郁闷:“奇怪了,难道这是天意?”

邓甲当时就哭了:“师父,老天不公啊,我自认刻苦努力,资质也颇佳,可就是学啥啥不行,师父啊,我几年苦心岂不是白费了吗?”

峭岩思来想去,又教他一门禁咒蛇的道术,他却一学就会,只要念动咒语,毒蛇巨蟒任其驱使,像小绵羊一样温顺听话,峭岩笑道:“禁蛇之术我也是粗通,你顷刻学会比我法力都强啊!看来,放眼天下,禁蛇之术你是天下第一了!”

邓甲这才稍稍心理平衡,拜别师父下山游历。

来到乌江,邓甲听说会稽太守被毒蛇咬了脚丫子,疼痛难忍却一时死不了,日夜号哭惨叫,群医束手无策。邓甲一想:我扬名立万的时候到了!主动来到会稽,声称自己能治。太守属下已经焦头烂额,见邓甲气度不凡,立即请他延治。邓甲取出一道符来,贴在太守胸口,先保住其心,疼痛也暂时缓止。而后说道:“必须找到咬你那条蛇,收取其毒,方可痊愈,否则,你的脚就得截断了。”

太守苦苦哀求,邓甲笑道:“你放心好了!”

于是乎,邓甲开坛做法于桑林之内,坛设在高台之上,高一丈有余,法坛四周用红布围住。邓甲念动咒语,招四周的蛇来问话。不一会儿,四面八方的大小蛇族倾巢而出,不知几千万条,密密麻麻地拥在法坛四周,像信徒聆听圣训一样虔诚。附近百姓惊骇不已,早躲得远远地。最后,四条硕大的巨蟒蜿蜒而来,都身长三丈,水桶一般粗大,傲然盘在蛇堆之上。邓甲脱掉鞋子,踏入蛇堆,用藤条敲打四条巨蟒的脑袋,怒道:“你们四个小子听着,叫你们做这一方蛇王可不是白给的!你们得做好表率,管好手下小弟们不要害人!这可倒好,居然敢咬伤太守?你们是不是觉得人好欺负啊?告诉你们听好了,谁干的待会给我留下,没事的赶紧滚蛋!要找不到咬伤太守那条蛇,我就念动十天大咒,将你们阖族绞杀殆尽,一个不留!”

话音一落,所有蛇仿佛窃窃私语一番,随后逐渐散去,惟独留下一条小蛇,土黄色的其貌不扬,软趴在地上好像一根筷子。

邓甲令人抬来太守,挽起裤脚露出伤口。而后厉声斥责那条小蛇。那蛇乖乖地蠕动,背后有膏样的东西流出,渐渐逼近伤口,小蛇张嘴咬住伤口,使劲吮吸。太守觉得脑中清清凉凉的,好像一根针从脑袋里走了出来。顷刻觉得神清气爽,好像重见天日一般。低头再看伤口,已经痊愈,小蛇皮裂化成水,残留一节脊骨而已。

从那以后,邓甲以禁蛇之术蜚声海内。

扬州毕生,也喜欢豢养蛇类,在家中宅院养了几千条蛇,日日陪伴乐此不疲。后来,毕生死后,他的儿子想把大宅卖掉,可就是这满园几千条蛇没办法清理,极为苦恼。听到邓甲的名声,立刻派人花重金请来。邓甲一笑置之,只是交给下人一道符,就毫不客气地把金银收下:“你回去吧,这小事一桩我就不用去了,把这个符扔到蛇堆里就行了。”

下人半信半疑,但也不敢违拗这位大爷,拿着符就回来了。果不其然,一符令下,几千条蛇立刻飞跃城垣,到荒郊野外落脚。毕生的儿子也就顺利地败了家。

后来,邓甲来到江西浮梁县,当地一处茶园出了事故,蛇毒污染了茶叶,致使很多人喝茶之后被毒死。邓甲再次慨然受命,设坛作法,唤来当地蛇王。那蛇王身长一丈有余,浑身如锦缎般五彩斑斓,身后还跟着五条稍小一点的大蛇做护卫。蛇王似乎有点不忿儿,昂首登上法坛,想要向邓甲叫板,盘起蛇头来,已经高过邓甲的个头,血盆大口蛇信吐出,围观群众惊骇不已。邓甲微微一笑:“小样儿,这样就高过我了?”

邓甲摘下帽子,顶在手杖之上,然后举高手杖,帽子的高度又高过了蛇头。

邓甲笑道:“有本事脑袋再抬高点儿啊!得瑟!”

蛇王尽力抬高自己的脑袋,但始终难以超越帽子的高度,不禁狂躁起来,气力逐渐不支,委顿于地,顷刻间化为血水。其他几条蛇护卫也随之毙命。茶园蛇患遂平。

邓甲游历四方,降服无数毒蛇,最后不得而终。有人说,他又返回茅山侍奉师父去了。

看来他是蛇的天敌克星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