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無人機飛防技術推開後,潼南區引進無人植保機25架,取得民航頒證飛手15人,新疆、四川等及本區的無人機統防統治大單業務紛沓而至,讓從事飛防服務的飛手們應接不暇,增購無人機迫在眉睫,形勢喜人。目前,潼南區利用無人機植保原理,首次探索試驗無人機直播油菜種子,拉開農業播種環節智能化生產的序幕。

  近日,潼南區農委農機站、農技站、種子站及全區油菜種植大戶一行前往崇龕鎮萬畝油菜基地查看無人機直播油菜的生長髮芽情況:油菜發芽生長疏密程度適宜,長勢良好,無人機飛播試驗首戰告捷。

  當前農村勞動力短缺,農業規模擴張,爲滿足規模農業生產的節本提速和增效,探索各類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也成爲一大課題。在油菜機械直收、無人機飛防的基礎上,今年潼南區積極引進油菜直播機械,在崇龕鎮萬畝油菜基地開展無人機直播試驗,這不僅打破了潼南區傳統的油菜播種方式,對潼南區小麥、高梁等其他類似作物實現飛播有着深遠意義。

  隨着無人機植保技術的推廣運用,帶動了潼南區其他產業鏈的外沿引進,不久前,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西南分院入駐潼南,多家無人機生產企業和新劑型納米農藥生產企業也意欲入潼簽訂“利用無人機再攻新技術協議”,無人農業機械研發團隊——車載信息服務產業應用聯盟TIAA也將入潼開展丘陵無人耕整機械和收穫機械技術的研發,開啓農業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的迭代和連環大試驗,開啓工農協同、跨界協作的一次創新!

  

  來源:潼南農機推廣站

  作者:何忠、楊科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