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菩提盤完後的包漿

包漿,也就是以物品爲載體的歲月留痕。它是在悠悠歲月中因爲灰塵、汗水,把玩者的手澤揣摩,或者土埋水浸,衣物皮膚經久的摩挲,甚至空氣中塵埃的吹拂,層層積澱,逐漸形成的表面皮殼的亮光。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靜,告訴你,這件東西有了年紀,顯露出一種溫存的舊氣。

透過包漿我們能更好的體會器物材質的內在精神。特別是一些傳世古物,那層瑩潤通靈的包漿給這些器物平添了幾分靈性和神祕感。

傳世竹茶則,包漿溫潤。

松石包漿後的效果

文玩核桃包漿

老坑翡翠的漂亮包漿

沉香經過把玩後的厚重包漿

包漿紅潤的老牙

採集於無錫二泉附近的太湖石,這上面有皮殼、有包漿,光亮溫潤處爲包漿,其它灰質部分爲皮殼。

總的來說皮殼部分要比內質部分來的鬆散

網絡採集的賭石。翡翠原石經過地質變化,外層通常形成一層皮殼,讓人難以辨明內部質地。

一根老竹表皮上結了一層厚厚的皮殼,而這層皮殼經過盤摸已經起了包漿,這是附着物的堆積和盤摸交替融合的結果。

採集於日本清水寺的欄杆,在光合、氧化作用下,不斷經遊客的撫摸後形成的包漿。

無錫惠山寺前的聽松石牀。帶有文字的部分經常受人撫摸和摶拓表面起了一層包漿。

聽松石牀無包漿處的皮殼

採集於無錫寄暢園內,此石鼓墩常有人坐,故而包漿厚實,而少有觸摸到的側面形成一層灰色的皮殼。

閎廬的尺八,不知經過多少人吹奏,吹口部分包漿厚實瑩潤。

經過一年盤玩的星月菩提,已有一層薄薄的包漿。除了盤玩之外還是需要氧化以及光合的作用,需要時間積累才能出現高品質的包漿。

漂亮的鳳眼

包漿完美的蜜蠟

民國的象牙印章,經過印油以及手上油脂浸潤盤摸之後形成的包漿。

一根老天竺製成的茶則,經過百多年的使用而形成的包漿,可以想象主人每次使用完後都是用心擦拭乾淨的。

惠山寺前石鼓,上部常受人扶摸,透過包漿能感受到石鼓材質的美麗,而無人接觸的下部結了一層灰皮,這層灰皮讓我們難以看到石頭的本質。

經過一百多年盤摸後的星月菩提

清代老玉把件上的玻璃包漿

老銀壺的包漿

一棵600多年的老銀杏樹,一些信衆希望通過撫摸帶來吉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層厚厚的包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