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每年的中國女排超級聯賽開幕的日子,既是歡樂的日子,又是傷感的時刻。

傷感的是那些曾經陪伴我們,用她們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給我們帶來歡樂與遺憾的球員們,悄然離去。

北京女排今年大換血,不僅曾入選國家集訓隊的“童工”王思敏走了,大美女喬婷走了,還有雷海林、孫悅婷、劉月、張碩、王佳箏都走了。她們之中,最大的也才27歲,最小的僅僅18歲。還有,低調隨和的美國外援沃帕特也走了。

八一女排看上去並沒有傷筋動骨,但稍一盤點,發現沈靜思走了,劉聰聰、袁瑋玉、金琳燕、林悅銘都走了。曾入選中國女排國家集訓隊的小美女田玥也走了,但她是轉會廣東女排,還有球打。這些隊員中,除沈靜思1989年的外,最“老”的劉聰聰也才28歲,最小的林悅銘20歲。

福建女排走得轟轟烈烈的奧運冠軍、“南長城”徐雲麗的離開,1994年的鄭斯、1999年的王昕華的離開,鮮有人知道。

上海女排的韓國外援金軟景走得很決絕,上海女排多出一倍的錢,打出好朋友馬蘊雯的感情牌,也沒能留住這位在土耳其首戰失誤不斷的過氣主攻。不過,上海女排離開的隊員可不只金軟景,婁佳琳、顧欣蔚、黃佳懿、許曉婷在本賽季都將見不到身影,她們中間,只有上賽季總替換上場發球的顧欣蔚給我們留下過印象。

廣東女排走了5個,我們一個也不認識:李晶晶、孫聖瑋、劉亞男、甄杏珍、單莉莉。可能有人說劉亞男是奧運冠軍,誰人不識?可此劉亞男不是彼劉亞男。

江蘇女排的惠若琪、陳展、姜倩雯風風光光地退役,即使退役了也沒有離開人們的視線,誰又發現,趙靜雪與孫燕也走了?還好的是,趙靜雪偶爾在兩點換三點時上場,也算有人識得;孫燕年方17歲,也許還有機會。

排協發文要求各支球隊的主場要放到100萬人口的大城市,遼寧女排倒好,反其道而行之。從省會瀋陽遷到了只有70萬人口的營口市,然後還覺得不過癮,直接殺進只有10萬人的鮁魚圈區。當然,同爲1989年的李曼、劉丹、李璦彤等老隊員就不愛去海溝溝裏玩了,1994年李雨薇也解甲歸田。

山東女排最讓人牽掛的是奧運冠軍楊方旭,奧運會後她曇花一現,本賽季女排聯賽又沒有報名。但年輕的山東女排,不僅僅是楊方旭沒見人,馬擎、汪鳳嬌、袁彩霞、程瓏都消失了。

天津女排兩員功成名就的老將陳麗怡和李瑩急流勇退,非常完美。在老隊員衣錦還鄉的背後,1996年的楊琳琳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一朝天子一朝臣,換了帥的浙江女排,隊員的淘汰最爲殘酷,範建青、阮雲曉、邱亞楠、黃美琦、謝於露、孟祺等6人都走了,她們之中,只有邱亞楠嚐到了聯賽冠軍的滋味。

這麼一統計,讓我們看到了體育運動的殘酷!離開女排聯賽的最大羣體,不是老將,卻是新人。

相較於老將的功成身退,“新人”們的悄然離去更讓人唏噓不已、扼腕長嘆:她們揣着對排球的夢想,懷着一顆冠軍的心,從來沒有在聯賽拋頭露面、登臺亮相。臺下十年功,臺上沒有一分鐘,卻帶着一身傷病,直接從幕後,回到夢開始的地方。

壯志難酬夢已碎,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唯願她們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能夠更加如意一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