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次真要上天了!“襄陽造”又傳喜訊

普通旅客對於起落架、機翼

和發動機等部件是無法直接感知的,

但是對於座椅卻有實實在在的親身體驗。

旅客對某架飛機印象的好壞,

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飛機客艙及其設施的感覺。

如果旅客對座椅不滿意,

就很有可能影響其對整架飛機的印象。

(航宇嘉泰提供)

湖北航宇嘉泰飛機設備有限公司

位於歷史文化名城湖北襄陽

是目前亞洲唯一經過美國適航管理局(FAA)

批准認證的具有自主設計

和生產資質的航空座椅類設備供應商,

是目前國內唯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高速列車座椅供應商。

近日,國產航空旅客座椅首次線裝空客A320飛機交付儀式在空中客車天津交付中心舉行,以祝賀湖北航宇嘉泰飛機設備有限公司(簡稱航宇嘉泰)的航空旅客座椅,首次在空客飛機生產線上安裝A320飛機並交付給客戶華夏航空。記者從公司方面獲悉,截至發稿之時,已有5架採用航宇嘉泰座椅的空客A320飛機完成交付。

據悉,兩年前,

航宇嘉泰生產的航空座椅

通過波音總裝線在美國西雅圖順利交付,

標誌着國產航空座椅

從過去的僅具備舊機設備改造資質邁入“線裝時代”。

即:機載設備直接在生產線上裝機。此次的空客線裝交付,是國產航空客艙設備在國際化發展上取得的又一可喜成果。至此,代表着中國水平的航空客艙機載產品,成功完成波音和空客兩大飛機巨頭的座椅在線裝機,與國際機載設備巨頭們站在了同一競爭舞臺。

“這次的線裝交付有三方面的意義:一是首次實現了在空客生產線上安裝中國人自己設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航空機載設備,爲中國製造的轉型升級開闢了領域;二是突破了取得歐洲適航證書的壁壘;三是市場的突破,我們這次進入空客,意味着全球的航空公司,在選擇空客A320系列飛機的時候,都可以選擇中國製造的航宇嘉泰座椅。”航宇嘉泰副總工程師張寧介紹說,此次供空客裝機使用的座椅於2014年與空客公司簽訂協議並開始研發,經過四年的試製和生產,今年正式進入了空客的產品目錄(catalogue)。

航宇嘉泰近日爲雲南紅土航空訂購的空客A320設計生產的經濟艙座椅,不日即將投入使用。該座椅和華夏航空購買飛機上座椅除座套顏色紋樣外,產品結構基本一致。

據瞭解,航空旅客座椅不是普通的“靠背椅”,在行業術語中,它被稱爲“乘員救生裝置”。它渾身上下,無論結構、材料、泡沫、外套、安全帶,以及座椅前後的空間尺寸等等,都是緊緊圍繞在飛機墜毀或迫降情況下如何最大限度保護乘客安全並在90秒內安全撤離機艙來設計的,除了要滿足乘客角度的舒適性、美觀度等,在結構強度、變形吸能、成員防護、可燃性等各方面都有着嚴格的標準。

據張寧介紹,飛機座椅在線安裝,意味着座椅生產企業要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以此次華夏航空採購的這款空客A320爲例,航宇嘉泰在座椅的安全性、舒適性和經濟性上都爲其做了個性化的設計。例如,經濟艙座椅單座重量僅9.5公斤,達到了更高的“強重比”和燃油損耗經濟性;椅體在安全基礎上更纖薄,保證了該飛機172個座位之間有足夠間距,使旅客感受舒適。同時,座椅採用和客艙顏色相配的淺紫色及古代抽象羽毛紋樣,體現中國文化底蘊。

航宇嘉泰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20多年來專注商用飛機客艙系統設備的研製,在設計理念、適航標準、質量控制、交付業績等方面,保持和國際同步,逐步實現了國產航空旅客座椅從配套國產飛機到改裝國際主流機型,再到主要飛機制造商的生產線裝機,直至進入國際主流市場。

作爲飛機客艙的重要部件之一,

座椅既要舒適,

又要具備一定的保護功能,

兩者缺一不可。

良好的防護功能

大家都知道,飛機在急速減速和降落時,由於飛行加速度發生變化,乘客身體會受到極大的衝擊力。衝擊力如果超過人體承受極限,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此時,如果能將人體所受到的衝擊力轉移到其他物體上,那麼就既能保護乘客,又不影響飛行。

一項研究顯示,客機起飛和着陸期間出現的事故佔總事故發生率的70.4%,而死傷人數中的60%是因墜機後座椅損壞導致旅客受碰撞造成的,這就對飛機座椅在出現意外情況時保持完好的性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嚴格的動載試驗

和其他部件一樣,飛機座椅也要經過嚴格的動載試驗。這項試驗的場景可以參照我們比較熟悉的汽車碰撞試驗,使用仿真假人模擬各種情況,然後觀測試驗數據。

飛機座椅的動載試驗分爲垂直衝擊試驗和水平衝擊試驗兩種。垂直衝擊試驗模擬高下沉率着陸狀態,用來分析沿旅客脊柱的衝擊載荷作用時,座椅提供給旅客的保護作用。試驗時,要求速度變化不小於10.3米/秒,撞擊後0.08秒內,出現在地板處的最大負加速度不小於14g。

航宇嘉泰座椅成功線裝空客飛機

對我國機載設備發展具備“里程碑”意義

前段時間,

港珠澳大橋這座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

其中有一半的橋面使用了“襄陽造”環氧結構膠

如今“襄陽造”又傳喜訊

作爲襄陽人是不是也充滿了自豪感!

爲他們點贊!

媒體支持:襄陽日報、襄陽晚報、楚天快報、襄陽廣播電視臺、漢江網、襄陽市政府網

來源:襄陽日報全媒體記者蘆珊 通訊員方明 王學舟

圖片:襄陽日報全媒體記者蘆珊 航宇嘉泰提供 其他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