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農通過網店與消費者進行聯繫。

  每日甘肅網通訊員陳萬吉

  這幾天,永靖縣峴塬鎮劉家村四社的貧困戶劉福安笑着合不攏嘴,原來今年他家的蘋果獲得了大豐收,看着一箱箱蘋果被電商創業孵化園的工作人員裝運上車,他知道這一年的辛苦沒有白費。“多虧他們的幫忙,今年的蘋果賣得才這樣順利,我也搭上了電商扶貧這趟順風車。”劉福安連連誇讚。

  在一旁的福建新農印象農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邱建國接過了話,“峴塬鎮蘋果種植悠久,位置獨特,適宜的土壤、充足的陽光和溫差造就了香脆可口的‘冰糖心’蘋果,這種蘋果在我們福建很受消費者歡迎,平均每斤能賣到7元左右,還常常供不應求”。

  記者瞭解到,自2017年永靖縣被確定爲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以來,該縣實施電商扶貧工程,推動互聯網創新成果與扶貧工作深度融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增加就業機會和拓寬增收渠道,加快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進程,培育壯大農村電商商務經營主體,支持搭建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加快促進農村電子商務普及應用,有力助推脫貧攻堅和農村經濟發展。

  2015年底,一直在山西太原做電子商務的“80後”小夥豆栓剛看到永靖縣互聯網銷售市場的巨大潛力,毅然決然辭職回到了家鄉,成立了永靖縣北緯三十六度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主營的業務就是電子商務,將永靖縣的虹鱒魚、金鱒魚、野蔥花等銷往全國各地。看到商機,不少外出打拼的永靖縣年輕人,也陸續返鄉謀求發展。從過去在家無事可做,到現在打開思路致力於就近創業,電商扶貧以其全新的方式,讓農村恢復了青春活力。

  海賢躍是永靖縣峴塬鎮試水做電商的致富帶頭人,今年十月永靖電商創業孵化園成立後,他是首批入駐園區的人。他的主銷產品是蘋果,入駐到孵化園後他的蘋果銷售渠道更廣了,去年他通過電商銷售了5萬斤蘋果,“今年在網上我少能賣掉10萬斤。”海賢躍說。

  而這一切的發展都離不開永靖縣電商創業者的大本營,那就是永靖縣電商創業孵化園,作爲國內專業電商運營團隊駐園運營的綜合性電商孵化園區,內設農特產品展示體驗館、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電商創業孵化園區。

  永靖縣商務局局長陳自龍最近爲成立電商創業孵化園忙的不亦樂乎,因爲他要負責打造永靖電商創業的“大本營”,承擔的工作任務特別多。

  

  中國郵政的工作人員深入果園,爲果農提供快遞服務。

  雖然工作忙,但他的心裏非常欣慰。“電商創業孵化園可以爲電商企業和從業者提供完善的數據發佈、物流集散、產品整合、人才培訓等一站式產業鏈管理服務,幫助中小網商快速成長,爲電子商務進農村提供全方位支撐。”他說。“我們的農特產品展示體驗館裏包含了目前永靖縣所有適合網銷並已開發出的產品,孵化園已逐步發展爲本縣網貨供應的集散中心。”

  據瞭解,現在孵化園裏入駐的電商相關企業已達26家,解決未就業大學生41人,其中包括建檔立卡戶貧困大學生4人。

  如今,永靖的農特產品從過去因地理空間相隔的“萬水千山”到搭乘“互聯網+”高速列車變得“近在咫尺”,我們相信,“電商+扶貧”成就小康夢正在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

  

  合作社剛剛採挖的鮮百合。

  

  來自全國各地的網上訂單。

  

  正在採摘的蘋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