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院、音樂廳的演出接連取消,退票、退款的賬單迅速堆積……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嚴重打擊了德國、法國的文藝產業,從慕尼黑、柏林到巴黎,這些著名的文藝勝地紛紛陷入沉寂。

3月10日,德國聯邦政府下令,4月19日前禁止舉辦1000人以上活動,各州相應出臺法令交由地市執行。

巴伐利亞州積極響應,迅速關閉了州內所有歌劇院、音樂廳,禁止進行超過1000人的活動。州長馬庫斯·索德強調,這也適用於所有重大體育賽事,當局還會對所有500-1000人的活動進行風險評估,“風險存疑的情況下最好取消活動。”

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

作爲德國規模最大的歌劇院之一,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宣佈取消4月19日前的所有演出時,引來哀聲一片。不過,歌劇院會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嘗試用現場直播或視頻點播的方式提供表演,且仍在制定後續的線上演出時間表。

歌劇院新聞辦公室負責人克里斯托夫·科赫介紹,線上演出包括3月16日指揮家喬安娜·麥爾維茨與演奏家伊格爾·列維特合作的音樂會,歌劇院還計劃在3月21日視頻播放芭蕾舞劇《天鵝湖》。

歌劇院導演尼古拉斯·巴赫勒忍不住向德國媒體訴苦,“對劇院導演來說,沒有什麼比拒絕觀衆更糟糕的了,這種危機處理方式有些過度。”他希望,在復活節假期結束之前恢復劇院運營。

在柏林,公立歌劇院和音樂廳的表演活動同樣被頻繁取消,包括擁有2250個座位的柏林愛樂音樂廳。

3月10日上演《卡門》後,柏林國家歌劇院便已停業,4月19日前不再演出。

柏林德意志歌劇院同樣停業。總監迪特瑪·施瓦茨認爲,“這是合理的健康的決定。”對於重新開業,他很猶豫,“停業時間應該會很長。”

柏林德意志歌劇院有1850個座位,對他們來說,停業是個艱難的決定,劇院管理層已報告“損失嚴重”。總經理托馬斯·費雷爾在日前舉行的年度新聞發佈會上說,“劇院預售額預計損失40%,現在我們的票房銷售也相當薄弱。”

德國文化委員會表示,這些強制性關閉措施註定會對德國的文化行業產生巨大影響,“特別是中小型團體和自由職業者,他們沒有財務積累來抵消收入損失。”

法國與德國毗鄰而居。不久前,法國衛生部長韋蘭宣佈,法國全境禁止集體活動的人數上限從5000下調至1000,而法國有許多座位數超過1000的歌劇院和音樂廳。

巴黎愛樂大廳

3月9日,在巴黎歌劇院宣佈取消數場演出之後,巴黎愛樂大廳也取消了3月22日之前的所有音樂會,但保留了研討會、展覽等活動。根據總經理勞倫特·貝耳的說法,每取消一場晚間音樂會,相當於損失8萬到20萬歐元。

巴黎盧浮宮在閉館三日後,3月4日重新開放,但開始限制遊客數量,僅接受持電子票或有免費入場資格的參觀者。

法國社交媒體上,人們整理出了一個可能容納1000人以上的場館、建築清單,包括各類大廈、劇院、禮堂、體育館,這些代表着法國文化生活的場所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

歌劇院、音樂廳之外,紛繁的流行音樂會、節慶日、體育賽事同樣處境艱難。

作爲歐洲規模最大的文學活動之一,德國科隆文學節宣佈停辦,該文學節原定3月11日-21日舉行,共有200多場活動,預計超過10萬人參加。

科隆文學節主辦方表示,“取消文學節對我們來說是極其困難的。”許多作者,特別是德國以外的作者,不得不取消或推遲他們的行程。過去幾天,萊比錫書展以及博洛尼亞、倫敦、巴黎的多個書展接連被取消。

出於對健康和當地旅行限制的考慮,72歲的美國吉他手卡洛斯·桑塔納取消了“2020奇蹟世界巡迴演唱會”在歐洲的行程,歸期未定。

同樣,美國搖滾樂團Nada Surf取消了在巴黎的演唱會;美國流行天后麥當娜取消了在巴黎的巡演“Madame X”;美國搖滾樂團Pearl Jam無限期推遲了他們在北美的部分巡演;美國歌手麥莉·賽勒斯取消了在澳大利亞的慈善音樂會。

新冠疫情席捲了歐美的文化市場,全世界的藝術團、藝術家都將開始艱難的沉寂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