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拉開序幕,本屆非遺節期間,我市“新山傈僳族織繡”和“鹽邊油底肉”項目將分別參加成都主會場“四川省鄉村振興成果展”和“非遺鄉村美食節”活動。

本屆非遺節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首次舉辦非遺傳承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主題展,全面展現近年來非遺傳承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多種路徑和實踐成果。

攀枝花展館內展示的是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傈僳族手工織繡,10名傈僳族繡娘身穿民族服飾,手捧美酒,齊聲高歌,以傈僳族獨有的“攔門酒”迎客方式,歡迎來館參觀的客人,成爲整個展區最具有特色的展館,客人們喝過喜慶的“攔門酒”後再進入展廳參觀。

傈僳族手工紡織、傳統手工刺繡出的包包、抱枕等手工品,讓參觀者們眼前一亮,愛不釋手,贏得各方盛讚,也受到了各家媒體的採訪。

“我市的非遺項目參加‘非遺節’,不僅展示了我市文化遺產的人文魅力,還提升了我市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影響力,讓更多的人瞭解攀枝花不光有明媚溫暖的陽光、香甜的芒果,還有深厚的民族民間文化底蘊。”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非遺鄉村美食節”活動上,我市的“鹽邊油底肉”也同樣受到了參觀者的追捧。

新聞多看點

期待!預計明年7月,仁和主城區居民將全部用上天然氣

鹽邊向祖國彙報 | 笮山鄉村美如畫,大山共和鄉:生態、產業兩相宜

厲害!啊喇鄉大竹村種出“致富果”,今年預計要賣580萬

記者:嶽蕾婭

編輯:何泓

審覈:梁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