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步改革即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實施三個月,新增減稅146億元,惠及4887萬納稅人,共有2000多萬納稅人因享受專扣政策而無需繳納工薪所得個人所得稅。二是2018年年中出臺減稅政策在2019年的翹尾新增減稅2652億元,其中個人所得稅第一步改革去年10月1日實施,在今年一季度翹尾減稅1540億元。

  一季度全國新增減稅3411億元 稅收增速低於GDP

新政惠及9163萬人 工薪所得無需繳個稅

今年一季度,我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41637億元(已扣減出口退稅),增長6.1%,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1.7個百分點。在這期間,我國累計新增減稅3411億元,包括今年新出臺政策減稅722億元,2018年年中出臺減稅政策在2019年的翹尾新增減稅2652億元,以及2018年到期後2019年延續實施政策新增減稅37億元。

昨天下午,國家稅務總局對外介紹了今年以來稅務部門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情況。

  一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3411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減稅辦常務副主任、收入規劃覈算司司長蔡自力介紹,今年一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3411億元主要包括三類。

一是2019年新出臺政策減稅722億元,其中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新增減稅576億元,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新增減稅146億元。

二是2018年年中出臺減稅政策在2019年的翹尾新增減稅2652億元,其中個人所得稅第一步改革去年10月1日實施,在今年一季度翹尾減稅1540億元;增值稅17%和11%兩檔稅率各降1個百分點,是去年5月1日實施,在今年一季度翹尾減稅976億元。

三是2018年到期後2019年延續實施政策新增減稅37億元,其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優惠政策減稅26億元;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減稅2.6億元。

新政讓9163萬人工薪所得無需繳個稅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隨着大規模減稅政策的相繼落地,今年一季度一些稅種收入增速回落明顯。比如去年5月起實施的增值稅降率政策,在今年一季度形成翹尾減稅,受此影響國內增值稅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9.2個百分點。

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個稅改革累計減稅1686億元,人均減稅855元。其中,第一步改革翹尾減稅1540億元;第二步改革即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實施三個月,新增減稅146億元,惠及4887萬納稅人,共有2000多萬納稅人因享受專扣政策而無需繳納工薪所得個人所得稅。兩步改革因素疊加,累計已有9163萬人的工薪所得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同時,專項附加扣除減稅政策的指向性、規律性開始顯現。以年齡區間爲例,36至50歲的人羣是政策享受主力,佔比達五成,絕大多數集中在贍養老人、住房和孩子教育,人均月新增減稅348元,是獲益最大的羣體。35歲以下的年輕人羣體,六成集中在住房租金或住房貸款支出,人均月新增減稅249.6元。50歲以上羣體,特點也很鮮明,以贍養老人居多,人均月新增減稅229元。

另外,今年新實施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地方“六稅兩費”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徵50%,一季度地方“六稅兩費”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7.2個百分點。

  降稅讓企業信心指數止落回升

“用政府收入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市場活力的‘乘法’。” 蔡自力表示,稅收監測數據顯示,全國重點稅源企業信心指數止落回升,從2018年四季度的121.16上揚至2019年一季度的125.23,回升了4個點,顯示企業投資意願增強,預示二季度企業生產經營將呈向好態勢。文/本報記者 張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