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盤下炸雞店的過程,《極限職業》也比《龍蝦》的處理要嚴謹很多。《龍蝦刑警》對喜劇元素的處理太過簡單,他們把逗笑一詞理解爲了誇張和雷人,而這些元素恰恰是讓觀衆感到不適的重要原因。

韓國人對炸雞的熱愛程度實在是太強烈了。

2013年《來自星星的你》熱播時,炸雞真真實實的大火了一把,初雪那天要喝着啤酒喫着炸雞,我不信當時你們沒有試過。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時隔多年,韓國又拍了一部以“炸雞”爲主的電影,這次影響力不亞於《星你》,直接問鼎韓國影史票房第一。

要知道之前保持紀錄的影片可是《鳴梁海戰》這種級別的。

所以,這部電影有多強?

《極限職業》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臺灣對這部電影的譯名爲《雞不可失》,這個名字一語雙關,意爲機會和炸雞同樣重要。

故事的五個主人公在一個刑警小組,分別是:

高組長(柳承龍飾演)人到中年,依然是個小組長,升職無望;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馬刑警(陳善圭飾演)自帶笑點,長的有點.....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但是他廚藝了得啊,炸雞做的很好喫;(喂喂,他並不是廚師!)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張刑警(李荷妮飾演),小組裏唯一的女生卻脾氣暴躁,打起架來幾個大老爺們都要跪下喊爸爸;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金刑警(李東輝飾演)之前出演過《請回答1988》,片中是跟蹤高手,任何人都逃不脫他的一雙炯炯有神大眼睛;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老小宰勳(孔明飾演)是個熱血青年,剛當上刑警沒多久,什麼事都懷着百分之二百的熱情,初生牛犢不怕虎,這羣老油條看見他應該能想到當年的自己。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他們幾個爲追查毒品案盤下炸雞店以便潛伏、暗中調查毒販活動,誰知炸雞店經營規模越來越大,幾位刑警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看這個設定是不是很眼熟,去年上映的《龍蝦刑警》還有印象嗎?

這部電影並不是抄襲,而是屬於“一本兩拍”,同歸屬“中韓故事共同開發計劃”項目。

中韓兩國各自根據本土文化進行創作,但呈現出來的結果麼就emmmm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翻看《龍蝦刑警》的評論,對演員的演技是有認可的,但大多數觀衆覺得這部電影從頭至尾透露着“尷尬”兩字。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情節上有太多本來就很無趣的點,卻要強行讓觀衆笑出來。

反正當時我記得在影院大家真笑出聲來的片段,是老闆沈騰出現的那幾分鐘,但就是這幾分鐘,“笑果”也並不明顯。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所以是我們笑點太高了?

並不是這樣,《極限職業》在笑點設計上有明顯套路,但沒到讓人看不下去的地步。

雖然中韓有文化差異,但並不妨礙我們感受影片中的喜劇元素。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無論是語言、臺詞、動作場景、以及人物總體形象的塑造上,韓版能獲得成功抓住了很重要的一點是:合理。(針對大部分設計來說,喜劇多少有點誇張成分)

首先從人設來看,就很接地氣。

接地氣到什麼程度呢?

就是以往大家對緝毒警帥氣形象的想象,是完全無法和這五個人聯繫在一起的。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影片開頭高組長率領小組成員上演一出“破窗逮捕”的大戲,結果毒販看着窗戶外的幾位,都忍不住吐槽起來。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你們這警察當的也太慘了點吧,吊在繩子上是認真的嗎?

就不能帥氣一點的踢碎玻璃進來嗎?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高組長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來,一臉嚴肅的說:“我很窮好嗎,踢碎玻璃誰賠錢!”

毒販都懶得和這羣廢柴多說話,率先一步溜之大吉,那警察就追唄,光靠兩條腿追根本就追不上。

馬刑警聰明啊,騎個小電驢把犯人撞到了,正得意呢,犯人起身還把他電暈了。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毒販內心:派這麼一羣廢柴來抓我,這是瞧不起我智商?

可是,說好的在馬路上隨手搶一輛車就可以開走,怎麼這個女司機力氣這麼大,還把我給拖出去了???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最後,犯人還是抓住了,功臣卻是,一輛大巴車。

惹了這麼多麻煩事,看着隔壁重案組升職加薪,心裏應該挺不是滋味的吧,重案組慶功喫烤肉,是不是沒臉去參加?

不!爲什麼不去喫,不僅要喫,還要喫好,食物是無罪的。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看慣了警匪大片噼裏啪啦一頓亂打,這幾位就是警界的一股“泥石流”。

警察也是人,並不是三頭六臂無所不能的,他們也會面臨KPI不達標就要失業、薪水低養不起家被人瞧不起、人到中年拼命想證明自己的情況。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做警察這一行,心裏有一份堅守的信念,但他們並沒有把正義整日掛在嘴邊,因爲身上有煙火氣,觀衆自然會有親近感。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盤下炸雞店的過程,《極限職業》也比《龍蝦》的處理要嚴謹很多。

《龍蝦》裏幾個人是巧合盤下了店鋪,而《極限職業》中幾個人一開始根本沒想開店。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他們都是窮警察,一直抓不到犯人,好不容易有一個一雪前恥的機會,經營這家店,破獲這起案件,這是他們最後一條路,不得不選。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這種孤注一擲的信念,使結尾成功破案後的喜悅更讓人振奮。

在拍攝炸雞製作過程的部分,《極限職業》拿出了拍攝美食紀錄片的架勢。

同樣是拍攝烹飪,《龍蝦》呈現出來是這樣的;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極限職業》是這樣的;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這樣的;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喫炸雞當然要配啤酒了。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看這幾張圖,大家更想喫哪個還用多說麼,這也是我繼看完《綠皮書》想喫炸雞後,再一次爲炸雞留下口水。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而且更明白了一個道理,不是所有的美食都能拍出垂涎欲滴的效果,能把龍蝦拍的毫無食慾,他們是不是不常去路邊攤。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再來,兩部片子都有打戲,對比一下這個力度。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極限職業》片尾羣架是這樣子的,有沒有看老港片的既視感。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這部影片還致敬了香港經典電影《英雄本色》,《當年情》這首歌響起,五人坐在椅子上,我相信每一個看港片長大的朋友都會爲之動容。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這裏就不得不提本片的導演李炳憲。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李炳憲深受香港電影的影響,尤其喜歡周星馳,對喜劇類型電影很感興趣。

看他的履歷就能發現李炳憲對喜劇的獨特理解。

他先後在電影《非常主播》和《陽光姐妹淘》中擔任編劇,執導電影作品《風風風》還有我們之前介紹過的電影《二十》。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電影語言詼諧幽默、妙趣橫生,頗有自己的影像風格,《極限職業》能夠笑點密集、穿插致敬港片的橋段、令人捧腹大笑的效果,也就不意外了。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喜劇並不好拍,因爲讓人哭容易,令人真心笑出來很難。

《龍蝦刑警》對喜劇元素的處理太過簡單,他們把逗笑一詞理解爲了誇張和雷人,而這些元素恰恰是讓觀衆感到不適的重要原因。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搞笑有很多種方式,高級一點的方法是讓觀衆笑過之後有所思有所悟,星爺的喜劇經久不衰,不也是遵循了這個道理。


我們的“龍蝦”撲街,韓國的“炸雞”卻逆襲了


韓國電影從模仿我們,走到超過我們,如今形成自己的創作套路,而我們面對此情此景,是不是也該看到自身的短板所在,好好思考一下差距究竟在哪呢?

(本文觀點系作者本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