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高铁从北京向南,经过石家庄之后很快就抵达郑州。无论是地理还是人文,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这都是一座在中国历史以及现当代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的城市,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

早在本世纪初,当时的郑州市委市政府就希望把郑州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心城市”的思路不断延续,使这座城市及其所在的中原大地成为北京到武汉、西安到长三角地区之间一个非常有力的、蓬勃的、积极向上的区域经济核心地带。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如今郑州作为国家支持建设的中心城市,航空港实验区、自贸区郑州片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大数据综试区五大国家战略已经叠加落地。2018年郑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常住人口超千万、人均生产总值超10万的“三大突破”,迈入全国特大城市行列。2019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指出,河南将以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加快中原城市群一体化,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带动开封、许昌、新乡、焦作等周边城市融合发展。

这是一个抓住机遇不断向上的郑州,也是一个不断向周边、全国乃至世界辐射出自己独有的能量的郑州——其区位优势明显,“米”字形高铁基本形成,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连通世界,2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和市场,2小时高铁圈覆盖4亿人口的生活和消费。在“4亿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概念里,2019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又着重指出,“培育郑州体育活动品牌,引入和培育6个以上国际性、国字号文化体育活动项目落户郑州,着力打造体育强市。”

在这样的大形势和大背景之下,2019年的郑州网球公开赛应运而生。

作为国内唯一一站WTA P700顶级赛,郑州网球公开赛的级别仅次于WTA四站强制顶级赛和五站超五赛,也是中原地区最高规格的一项国际网球赛。此前,中国已经拥有了深圳网球公开赛(国际赛)、江西网球公开赛(国际赛)、广州网球公开赛(国际赛)、武汉网球公开赛(超五赛)、中国网球公开赛(强制顶级赛)、天津网球公开赛(国际赛)以及深圳WTA年终总决赛,而在郑州网球公开赛的落地弥补了中原地区没有顶级国际网球赛事的空白,同时也让中国成为美国之外第一个完整覆盖WTA各个巡回赛等级的国家。

从2019年9月7日至9月15日,在9天的时间里前世界第一卡·普利斯科娃、上赛季WTA年终总决赛冠军斯维托丽娜、三届大满贯冠军得主科贝尔、前武网和中网冠军加西亚以及WTA超新星萨巴伦卡、肯宁等人在中原网球中心同场竞技,为球迷提供了完美的体育和网球体验。

“这次WTA的精英球员到郑州参赛,大批球迷来现场‘品味’郑网,他们都见证了‘老家河南’的发展。与此相应,明年郑网的筹备将更加系统化,服务更上一个等级,初步实现WTA对顶级赛的全方位要求。”郑州网球公开赛联合赛事总监、中原网球中心主任荣长安说道:“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球员对服务满意、观众对比赛满意、基础服务不缺失、推广宣传到街头。”

“我们很高兴年轻的郑州网球公开赛能受到众多WTA顶级球员的欢迎和各方组织机构的大力支持”,郑州网球公开赛联合赛事总监莫根·梅纳汉表示。“郑网不仅会是一站精彩的体育赛事,也是郑州城市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会秉持国际第一流的办赛标准,用一届精彩的网球赛事给网球运动在河南的普及推广提供新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把郑州、河南的成就和新面貌展示在中国及世界观众面前,帮助城郑州和其他WTA顶级赛的举力地一样跻身世界名城行列。”

除了通过赛期的比赛以及球员活动来推广网球、推广郑州,今年8月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期间,一场以郑州为主题的活动——“郑州之夜”也在这里登闪耀举行。郑州网球公开赛联合赛事总监、中原网球中心主任荣长安、WTA总裁史蒂夫·西蒙以及在温网参赛的张帅、郑赛赛和王雅繁到场参加了活动。

如今,这张已经亮出来的“名片”得到了来自于球员、国际组织以及公众们的广泛认可。“这是郑州第一次承办顶级赛,经过大家的努力,比赛圆满举行,也得到了各方的认可。”荣长安说道,“未来,我们将从场馆建设、赛事服务等各个方面提升,全力把郑网办得更好。”

河南省体育局副局长黄家明表示,举办郑州网球公开赛对于郑州乃至河南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向世界展示郑州形象的绝佳机会,通过举办这项国际赛事,极大地推动了河南网球运动发展及体育强省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