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史料和演義小說都說雍正皇帝其面如鐵、其心如冰,好像這一生就沒笑過也沒哭過。這就是演義小說的拔高或者抹黑了,其實雍正皇帝胤禛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且情感似乎比一般人還豐富,他也會嬉笑、暴怒和悲慟,比如雍正二年十二月,太子太保翰林院掌院學士張廷玉一番話就把雍正說哭了,而且這一哭就停不下來,而且是邊哭邊請求張廷玉等人允許他走出皇宮去辦一件事。

看到這裏有些人就會感到奇怪了:冷麪鐵心的雍正也會哭?他幹什麼事還得張廷玉批准?這時候我們就要拿正史說話了:明清兩朝的皇帝,即使朱元璋朱棣乾隆那樣強悍(二朱)或驕橫(弘曆),也不能爲所欲爲。朱元璋想半夜找幾個演員聽聽歌,但是被巡街御史周觀政叫出宮門一頓訓斥,結果朱元璋認錯道歉。朱元璋尚且在“道理”面前不得不低頭,他後世的子孫就更不用說了,就連最會胡鬧的明武宗朱厚照,想到邊關參戰,結果居庸關巡守禦史張欽不放他出去(下聖旨都不好使),朱厚照只好趁張欽不在的時候偷着開溜。清承明制,尤其是癡迷漢學酷愛漢服的雍正,也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縱觀清朝十二帝,胤禛是最守規矩的一個,他制定的規矩最嚴、執行的最好,而之所以能夠令行禁止,就是因爲皇帝的率先垂範。

話說那是雍正二年的十二月十四日,廢太子胤礽死了。大家都知道胤禛曾經是太子一黨,而且胤礽也不像電視劇裏演的那麼荒唐胡鬧,打仗治國都有兩下子。胤禛跟這個比自己大四歲的二哥關係一向很好,以至於相當長一段時間裏都被稱爲鐵桿太子黨。要是康熙不兩廢太子,胤禛還真成不了雍正皇帝。所以一聽說二哥胤礽病故,雍正換上素色衣服就想去送最後一程。但是剛邁出乾清宮大門,就被太子太保翰林院掌院學士張廷玉給攔住了,當時的張廷玉還不是文淵閣大學士,但他還有個更重要的頭銜:諸皇子師傅。有時候雍正也要聽張廷玉講課,而且張廷玉每天跟雍正形影不離:“日侍內值,自朝至暮。”所以張廷玉一看雍正的打扮,就知道到他要幹嘛去。

張廷玉攔住了想去哭祭胤礽的雍正:“廢太子是先帝(康熙)下令免去一切頭銜並判了無期徒刑的,他現在就是一個平頭百姓而且是有罪之人,您現在是大清皇帝。天子去祭奠有罪的平民,這於禮法不合!”雍正哭了:“胤礽獲罪於先帝,但是並沒有得罪我呀,而且他當太子的時候,一直跟我關係最好,他走了,我不送他一程,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雍正也知道自己親自去弔唁胤礽不合規矩,想去卻找不到理由,於是只好不停地哭。張廷玉一看這位平時威嚴冷峻的皇帝,現在卻鼻涕一把淚一把地哭得像個孩子,也心軟了:“您真要去也行,不過咱們得想個辦法,那就是先宣佈胤礽無罪,在給他加一個封號,這樣就名正言順了。”每當看到這段史料,筆者就覺得張廷玉說這番話實際是另有圖謀——懷疑張廷玉其實也是太子黨,他攔住雍正,實際是給胤礽恢復名譽討封號來了。

於是雍正不哭了,開始跟張廷玉商量:“他是我親哥,所以必然應該追封親王,你看叫理親王如何?而且他被圈禁這麼多年,早就改過自新了,諡號爲密可好?”一個“理”字就代表胤礽這個人也不是一點道理都不講,而密則是“追補前過”。這一封號一諡號下來,胤礽就一身輕鬆地走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