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大學教師們逐漸分成兩大陣營:一派認爲應該允許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這類設備進入課堂,利用這些設備輔助學生進行課堂學習,引導學生合理使用這些設備;而另一派則認爲應該禁止這些設備進入課堂,以便學生專心聽課。

職業教育:大學課堂該不該禁止帶手機?

“Z一代”(Z世代)是與互聯網共同成長的一代,他們大都生於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21世紀00年代中期,緊隨着“千禧一代”,被稱爲“數字原住民”--依賴智能手機之類的移動設備,甚至對這類設備非常“上癮”。許多學生從中學時就在各種移動設備上花了很多時間。如今他們已經陸續步入大學校園,隨之掀起了“可否在課堂上使用數字移動設備”的討論熱潮。

禁止還是允許,這是個問題

擁有各種移動設備長大的“Z一代”大學生,渴望與外界互動,渴望獲得外界的各種信息,因此他們希望把這些設備帶到課堂上也就不足爲奇了。

由於大學生們對這些設備的“上癮”行爲,導致越來越多原本允許或能夠容忍學生帶設備進教室的教授們開始試着訂立一些限制條件。紐約大學副教授克萊·舍基在2014年之前是允許學生帶移動設備去課堂的,但後來他意識到這樣導致上課時有太多學生精神溜號,於是他加入了禁止學生課上使用這些設備的隊伍。

因此基於“Z一代”的時代特徵,一些教育專家提出,新一代的大學生極爲依賴手機、電腦,如果課堂上全面禁止可能會加劇學生情緒上的焦慮,難以促使他們集中注意力學習。

職業教育:大學課堂該不該禁止帶手機?如若禁止,需要給出理由

新罕布什爾大學一直是默認禁止學生帶移動設備進教室的,除非授課教授允許破例。2017年從該校畢業的克里森·帕蘭傑坦言,幾乎沒有老師在課堂上跟她提到過這條規定,直到大二時她才知道這項“默認”政策--有名學生在某門課上打開了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教授看到後當堂提醒了該學生。

作爲一名學生,帕蘭傑認爲學校的默認禁令忽略了一點:大學是大學生開始學習獨立承擔個人責任的階段,他們應該知道什麼時候該放下電子設備,什麼時候該集中注意力。“教師要向學生解釋清楚爲什麼移動設備不允許進課堂,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從心裏接受這項課堂規定。”心理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重拾談話:數字時代的話語權》的作者雪利·特克爾表示。

通常爲了避免引發爭議,更多的大學會鼓勵教師根據實際授課情況,訂立自己課堂上關於移動設備的使用政策,因爲他們中的許多人在開會時也會時不時地盯着手裏的手機屏幕,何況學生呢?美國許多大學的教學中心會在網站上發佈允許移動設備進課堂的優缺點的簡短指南,以供教師在訂立相關政策時考慮。

不少教授認爲,所有的政策都應該是因課程而異,甚至是因學生而異的。瑪麗華盛頓大學歷史學教授傑弗裏·麥肯允許學生在課上使用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但只能用於與課堂有關的內容。他表示,“世界變化之快令人難以置信。如果我們不讓學生使用這些工具,可能會害了他們。”

弗吉尼亞大學傳媒學教授希瓦·韋迪雅那桑的做法是,禁止在小型研討課上使用移動設備,但鼓勵學生在大型講座中通過這些設備,更積極、有效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去。

遠景大學歷史學教授兼卓越教學中心主任凱文·甘農一般會在開課第一天,與學生討論使用移動設備會如何影響他們的學習,以及對周圍同學的不良影響。

但之後,他會根據每堂課的授課內容來機動地擬定移動設備的相關使用政策,提前通知學生們。甘農認爲,“在這方面,我的機動政策明顯要比那些一刀切的政策成功得多。雖然我不能保證每一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都能不分心不走神,但我在保障良好的課堂教學質量和將學生們視爲成年人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移動設備進課堂並不可怕

除了明文禁止學生帶移動設備進課堂之外,還有教育專家提倡大學教師們可以引導學生慢慢戒掉在課堂上使用這些設備的“癮”,把這些設備由課堂“違禁品”變爲“學習工具”。

加州州立大學多明戈茲山分校心理學榮譽教授拉里·羅森建議授課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分鐘的“科技時間”來查收和發送信息。他表示,最初教師可每15分鐘安排一次課間“科技時間”,之後可以逐漸拉長授課時間,讓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

在“組織領導”這門課程中,傳統上,授課老師會要求學生根據課程需要,寫下自己的長處。但斯米勒給了學生10分鐘的時間,鼓勵學生在教室附近通過手機拍下能說明自己優點的照片。相比於傳統教學法,這一做法明顯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職業教育:大學課堂該不該禁止帶手機?

手機、電腦等移動設備究竟對大學生的學習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或許正如Top Hat對520名在校大學生所做的《學生動向》報告所示,科技對大學生的學習之路非常重要。對於該調查報告的部分內容,可參見以下內容:

問題:你認爲課堂上使用諸如筆記本電腦或手機這類移動設備,是否有助於你的學習或有助於所學知識的吸收消化?

調查數據顯示,75%的受訪學生表示,移動設備可有效幫助他們學習。不過同時有6%的受訪學生明確表示,不喜歡在課堂上藉助這類移動設備學習。

調查數據顯示,智能手機已與學生的課堂學習密不可分。58%的受訪學生會用手機拍攝課堂上的PPT,41%的受訪學生表示會去網上搜索課堂提問的答案,39%的受訪學生會藉助手機閱讀數字化課本,34%的受訪學生會藉助手機參與老師的課堂提問,24%的受訪學生會使用手機完成課堂簽到。

問題:以下哪些用途是你願意在課堂上藉助手機實現的?

調查數據顯示,受訪學生非常願意在課堂上能有更多機會和用途來使用手機。59%的受訪學生表示願意利用手機參與老師的課堂提問,60%的受訪學生表示願意使用手機完成課堂簽到,55%的受訪學生表示願意藉助手機閱讀數字化課本,54%的受訪學生表示願意使用手機拍攝課堂上的PPT,44%的受訪學生表示願意使用手機參加課堂測試。

那麼,對於大學生上課,該不該把手機收上來?請把你的建議留言告訴大家!

職業教育:大學課堂該不該禁止帶手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