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沈師傅說,“作爲烏鎮本地人、作爲烏鎮景區內的工作人員,互聯網大會爲烏鎮帶來諸多改變,我的直觀感受是,烏鎮現在建設得越來越好了,交通、通訊網絡越來越便利,遊客也越來越多了。今年50餘歲的沈師傅是烏鎮西柵景區內1號擺渡船的船伕,已在烏鎮景區工作3年。

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美慧)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即將在烏鎮拉開大幕,世界互聯網又將進入“烏鎮時間”。爲保障大會的順利進行,“後勤服務”必不可少。據瞭解,1000名來自高校的志願者已到崗提供服務,烏鎮景區內餐飲、交通等部門的服務人員也早已“準備好了”。

烏鎮擺渡船船伕: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召開,“很自豪”

烏鎮西柵景區,船伕沈師傅和他的船。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今年50餘歲的沈師傅是烏鎮西柵景區內1號擺渡船的船伕,已在烏鎮景區工作3年。“我本來就是烏鎮人,原來在這兒附近的一個加工廠工作。2017年的時候,我來烏鎮景區當了船伕。”

沈師傅開擺渡船的位置位於烏鎮西柵景區門口附近,150米的距離擺渡船大概要開五分鐘左右。“以前這裏沒有橋,遊客走過去要很遠,後來就開設了這個擺渡船,現在有很多人專門過來體驗這個。”

沈師傅介紹,平時景區裏的擺渡船是遊客免費乘坐的,憑景區票即可登船,“一共有四艘擺渡船。平時船一般10分鐘一趟,定載50人。互聯網大會期間會根據情況而定。”

面對今年召開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作爲船伕而服務大會的沈師傅也接受了相關培訓。“主要是針對禮儀方面的培訓,面對來開會的嘉賓,我們要禮貌用語,熱心地爲其提供服務和幫助。”

“我們還提供過英語的培訓,現在我也會用英語說一些‘早上好’‘晚上好’‘謝謝’等簡單的句子,之後如果看到外國人,我也想去嘗試說幾句英語。”沈師傅說。

“今年是我第三年經歷世界互聯網大會。”沈師傅說,“作爲烏鎮本地人、作爲烏鎮景區內的工作人員,互聯網大會爲烏鎮帶來諸多改變,我的直觀感受是,烏鎮現在建設得越來越好了,交通、通訊網絡越來越便利,遊客也越來越多了。”“世界互聯網大會能在烏鎮召開,這讓我覺得很自豪。”

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協作記者 王貴彬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盧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