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從小做身處的環境、所見到的人、所經歷過的事情決定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有時改變不了原生家庭的影響,既然自己最討厭成長爲媽媽或是父親的模樣,那就請你學着慢慢改變。

我發現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是“自以爲是”。其實在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感同身受這件事。我們從小做身處的環境、所見到的人、所經歷過的事情決定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自以爲是”的我們

都挺好

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極大,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着着我們。他們處理事情的方法影響着我們的思維。很多時候我們是在學着他們的樣子來面對這個世界。處在好的家庭還好,而處在一個相對較差的家庭中其實真的會影響一個孩子一輩子。當然我所說的好壞不是說只是物質方面更多是精神方面。

好的家庭在精神上更富足,而不好的家庭裏在精神上是真的匱乏。我認爲物質上的富足只是一方面,精神的富足反而更重要。物質上的富足有時只是一時的,這一秒可能屬於你,下一秒可能就會失去。而精神上的財富卻是會伴隨着一個人的一生。

原生家庭給予我們的精神財富決定了我們的三觀。在旅行的途中曾遇到過一個女孩,她極度不自信。在與她交談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她對這個世界總是存在一些偏激的看法。雖不曾與她聊過有關於她家庭的話題,但可以看出很多時候她真的是完美“繼承”了她父母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她總是三句離不開“我爸說了”、“我媽說了”,對這世界總是抱有懷疑的態度。雖然也談過戀愛但是卻總說“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麼好男人!”總是認爲所有的事情都是別人錯在先。

“自以爲是”的我們

錢無用

“自以爲是”的我們

小目標

就像馬雲先生曾說錢有什麼用,但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是非常有用。就像王建雲曾說自己的小目標就是先掙他一個億,這大概是普通人幾代人都可能或不可能實現的“小”目標。其實,他們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我不相信馬雲先生在創辦公司之初不需要資金,王建雲先生就不曾有過月賺幾千塊的小目標。

因爲我們所遇見的人,所遇見的事、以及所有的經歷都不同,所以在無法感同身受的時候也請學會換位思考。有時改變不了原生家庭的影響,既然自己最討厭成長爲媽媽或是父親的模樣,那就請你學着慢慢改變。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刪,如需轉載望告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