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00億元大基金二期有望3月底開投 將加快推動“中國芯”發展-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王思文

肩負着扶持中國本土芯片產業的重任,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基金”)的一舉一動頗受資本市場的關注。近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以下簡稱“大基金二期”)將於3月底開始實質投資的消息,引起行業內外熱議。國盛證券認爲,大基金能有效撬動社會資金,助力半導體產業鏈發展。在大基金一期投資項目中,芯片製造佔67%、設計佔17%、封測佔10%,設備和材料類佔6%。大基金二期將更關注高端設備及新材料領域。

??大基金二期

????或撬動萬億元資金

業內專家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一旦二期開始實質投資,勢必將加快我國芯片行業的發展,這是芯片產業新一輪建設的機會,部分獲投企業的盈利能力也將進一步得到改善,推動“中國芯”的發展。

爲了扶持我國本土芯片產業,減少對海外的依賴,多部門推動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一期已於2018年基本完成投資,大基金二期規模高達2041.5億元,今年3月份或開始實質投資。

此前,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一期註冊資本爲987.2億元,投資總規模達1387億元,是國家第一隻規模超過1000億元的國有投資基金,最終撬動5150億元社會投資,帶動效應明顯。

作爲國內芯片產業的“大金主”,大基金一期的投資範圍涵蓋了集成電路產業上、中、下游各個環節,重點在IC製造環節,累計有效投資項目達70多個。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從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來看,目前至少有18家A股上市公司獲大基金重倉投資,持股市值達680億元左右。

大基金一期之後,大基金二期於2019年10月22日註冊成立。據天眼查顯示,大基金二期共有27位股東,包含中央財政資金、地方政府背景資金、央企資金、民企資金等,其中財政部出資225億元,佔比11.02%,此外中國電信、聯通資本、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紫光通信、福建三安等也現身股東名單,顯示資金來源較一期更加多樣。

業界認爲,註冊資本達到2041.5億元的大基金二期,有望撬動萬億元規模的社會資金。

??大基金二期資金

????將投向何方

據《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顯示,到2030年,集成電路產業鏈主要環節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企業進入國際第一梯隊。

大基金管理機構華芯投資表示,大基金二期將對刻蝕機、薄膜設備、測試設備和清洗設備等領域已佈局企業保持高強度的持續支持;繼續填補空白,加快開展光刻機、化學機械研磨設備等核心設備以及關鍵零部件的投資佈局;組團出海,培育中國大陸“應用材料”或“東電電子”的企業苗子;持續推進國產裝備材料的下游應用。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總裁丁文武此前也曾公開表態:“建議投資人支持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短板,裝備業和材料業,還要支持像CPU、DSP、FPGA、MEMS這樣戰略性的高端芯片領域。”

大基金二期也爲A股市場投資提供了機遇,日前各機構紛紛發佈投資觀點,例如西南證券機械設備團隊分析稱,薄膜沉積設備建議關注北方華創,該公司已在長江存儲招標中實現國產替代;刻蝕設備建議關注北方華創、中微公司,二者具備全球領先的刻蝕技術,是半導體設備國產化中堅力量;離子注入設備建議關注萬業企業;檢測設備建議關注精測電子、長川科技、華峯測控;清洗設備建議關注至純科技、芯源微。

相關文章